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今日最in:众生药业口服新冠药公布新进展 │ 5月12日

今日最in:众生药业口服新冠药公布新进展 │ 5月12日

时间:2023-10-15 21:55:06 作者:
摘要:-高通推出“骁龙X70” 实现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毫米波连线功能-华为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超级时频折叠5G-

-高通推出“骁龙X70” 实现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毫米波连线功能

-华为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超级时频折叠5G-Advanced创新技术

半 导 体

■英特尔数据中心GPU将于三季度发布

英特尔宣布,代号为Arctic Sound-M(ATS-M)的数据中心GPU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发布。据介绍,ATS-M能够提供每秒150万亿次运算(150 TOPS),是英特尔在该领域首款配备AV1硬件编码器的独立GPU。记者获悉,ATS-M将拥有两种不同的产品外形设计,并将获得超过15款来自戴尔、思科、浪潮和新华三等合作伙伴的系统设计。(科创板日报)

■韩美半导体预计下半年完成开发晶圆切割设备

据韩媒报道,韩美半导体(HANMI Semiconductor)正在开发被日本公司垄断的晶圆切割设备,这将缩短设备交货周期以解决半导体供应问题。据悉,韩美半导体目标是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开发,其中技术开发的重要部分已经完成。韩美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表示:“晶圆切割设备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我们在价格和交货期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竞争力,我们将能够创造足够的市场机会。” (ETNEWS)

■日本电产拟将设立半导体解决方案中心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尼得科/Nidec)将于5月16日正式设立“半导体解决方案中心”,应对各种风险的可持续性半导体供应链,以实现日本电产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新消费日报)

■“华慧芯”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华慧芯”于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清控招商领投,深创投、北极光创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内一线投资机构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光电子芯片产业化项目建设。据介绍,华慧芯核心能力是微纳结构光芯片与激光芯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处于光电子产业上游的芯片制造环节。(36氪)

■SEMI Japan:中国大陆过半新增晶圆厂生产功率半导体

据报道,SEMI Japan根据其对半导体设备企业调研了解,梳理出22家目前已发出采购订单的中国大陆新增晶圆厂项目,其中12家将被用于功率半导体生产。报道称,中国大陆地区扩产集中于功率半导体领域源于该类产品的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不少产线基于90纳米工艺。(日经新闻)

■半导体全球布局提速 “缺芯”局面短期难改

多国释放促进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的政策信号,表明在“芯片荒”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各国正加快在该领域布局。但业内人士预计,多项促进生产的计划短期难以落实,近期芯片供需失衡局面难改。许多芯片制造公司的高管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到2023年或2024年,甚至更长时间。(财联社)

医 药 生 物

■众生药业:口服抗新冠病毒创新药RAY1216片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得受理

众生药业公告称,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口服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物RAY1216片的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并收到《受理通知书》。(36氪)

■复必泰在中国完成二期临床

复星医药与德国疫苗公司BioNTech合作的mRNA疫苗BNT162b2(商品名为“复必泰”)朝着进入中国市场再迈进一步。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显示,5月10日,复必泰在中国的临床试验更新了研究进展,II期临床试验的状态从“进行中”变更为“已完成”,这项临床研究在2022年1月9日完成。(财新)

■新冠病毒感染细胞关键机制找到,有助开发气溶胶式抗病毒药物

在发表于10日《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中,比利时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确切机制,并在实验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该发现为治疗新冠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有助于开发一种气溶胶形式的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或高风险接触的情况下能根除病毒。(科技日报)

■葛兰素史克单片双药HIV治疗药物多伟托扩大适应症获批

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创新单片双药HIV治疗方案多伟托(通用名: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扩大适应症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一种完整方案,用于治疗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HIV-1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感染者。此前,多伟托于2021年3月获批用于初治HIV成人感染者。(财联社)

■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获得摩洛哥上市许可

万泰生物公告称,二价HPV疫苗获得摩洛哥上市许可,是公司的二价HPV疫苗获得的首个境外上市许可。2021年,公司二价HPV疫苗销售收入32.4亿元,占总收入的56.34%。(36氪)

■腾讯入股环状RNA疫苗研发商圆因生物,后者正开发新冠疫苗

近期,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55.89万人民币增至约215.64万人民币。据报道,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环状RNA技术在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不久前,魏文胜课题组发表研究论文显示,团队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36氪)

■李开复:医疗大健康赛道迎来“医疗+X”爆发时代

在创新工场举办的线上医疗创新趋势分享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在科技交叉越来越频繁的当下,AI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底层的“数字基建”,与各领域的技术交叉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创新突破。而传统的医疗大健康赛道也在两大平台技术的推动下迎来创新拐点,迎来“医疗+X”的落地爆发时代。(中证网)

■新视网膜细胞图助力精确治疗致盲疾病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图像,创建了一个定位眼睛内每个亚群的参考地图,最终发现了RPE的5个亚群——一层滋养和支持视网膜感光器的组织。新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为特定的退行性眼病开发更精确的细胞和基因疗法。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科创板日报)

新 能 源

■中汽协: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3.3GWh,同比增长58.1%

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3.3GWh,同比增长58.1%,环比下降38.0%。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4.4GWh,占总装车量32.9%,同比下降15.6%,环比下降46.9%;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8.9GWh,占总装车量67.0%,同比增长177.2%,环比下降32.6%。(36氪)

■天合储能宣布垂直一体化计划 将设立磷酸铁锂电芯工厂

在今年的欧洲Intersolar上,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宣布正式推出全新储能电池柜Elementa。据介绍,相比传统储能系统产品,Elementa可增加高达25%的电池寿命。随着Elementa储能电池柜的正式发布,天合储能还宣布了垂直一体化计划,将在中国设立磷酸铁锂电芯工厂。(财联社)

■“奥动新能源”即将启动C轮融资

奥动新能源集团总裁助理、品牌与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华东大区总经理黄春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C轮融资近期即将启动,IPO筹备工作也已经开始推动。”奥动新能源于2021年9月完成了15亿元的B轮战略融资,受到中石化、广州金控,广州开发区等机构青睐和联合领投。(36氪)

■“新氢动力”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容亿投资、文华海汇投资。智慧芽数据显示,新氢动力目前共有3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近30%,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燃料电池、无人机等相关领域。(科创板日报)

■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科研示范站建成

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蒙西公司建设的重载铁路加氢站科研示范项目近日顺利完工,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科研示范站正式建成,具备加氢条件。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新朔铁路海勒斯壕南站,该站将为国内首台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和国内首台以“氢燃料电池+锂电动力电池”为动力的“零排放”接触网作业车提供氢能供应。(国事直通车)

■韩国氢能商业峰会成员公司:计划2030年前向氢能经济投资43.4万亿韩元

由现代汽车、SK集团和韩华集团等韩国企业成立的民间氢能企业协商机制“韩国氢能商业峰会”将于7月上中旬在韩国首尔举行“投资者日”活动,举行全球氢能产业基金签约仪式,并招募出资者。峰会成员公司决定到2030年为止向氢能经济共投资43.4万亿韩元。其中SK集团的投资额最大,到2025年,SK集团将投资18.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公司计划到2030年,在氢能汽车设备和相关基础设施上共将投入11.1万亿韩元。(韩国经济日报)

智 能 汽 车

■华为智能汽车黑匣子数据专利获授权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智能驾驶汽车中黑匣子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专利获得授权。摘要显示,本申请中的黑匣子设备根据黑匣子触发事件获取黑匣子数据,然后根据事件类型和数据类型评估数据的存储级别;再根据存储级别和预置规则存储数据,以此满足智能驾驶汽车中黑匣子数据的记录和存储,提升黑匣子数据的有效性和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性。(36氪)

■觉非科技与地平线达成生态战略合作 布局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觉非科技正式成为生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结合觉非科技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能力,面向全场景智能驾驶应用落地进行深度合作,并以“芯片+解决方案”集成的形式面向市场,携手推进中国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36氪)

■消息称大众汽车讨论进入美国电动皮卡市场

据报道,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监事会讨论进入美国电动皮卡市场,以Scout品牌推出全电动皮卡和电动SUV。大众汽车表示,需要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能力,目标是吸引外部投资者进行这项投资。(新浪科技)

■蔚来:将于5月20日于新交所主板上市

蔚来宣布预期其A类普通股将于5月20日(新加坡时间)于新加坡交易所证券交易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开始交易,惟须满足新交所上市资格函的条件后,方可落实。于5月5日(美国东部时间),公司宣布其已收到新交所发出有关其股份以介绍方式于新交所主板进行拟议第二上市的上市资格函。(36氪)

■IDC:一季度L2级自动驾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新车渗透率达23.2%

据IDC最新发布《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市场中,L2级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达23.2%。另外,当前市场上的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中,有21.4%是通过主控芯片对驾驶辅助域实现集中控制,或在整车实现集中度更高的控制。(科创板日报)

■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环比下降33%和38.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万辆和29.9万辆,环比下降33%和38.3%,同比增长43.9%和44.6%。(36氪)

人 工 智 能

■安必平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推进AI在医疗领域产业化落地

据华为中国官方微博消息,安必平与华为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加入昇腾万里合作伙伴计划,同时还举行了病理数据+算力生态合作的方案研讨会。双方将基于昇腾AI打造病理数据库以及算力生态合作方案,包括基于昇思MindSpore的可信AI与可解释AI方面的领先技术打造组织学AI病理诊断大模型,同时还将联合打造自主创新、有竞争力的AI病理诊断解决方案,以此推进AI在医疗领域的产业化落地。(财联社)

■雷军:小米智能工厂第二期预计明年年底开始投入生产

雷军在微博表示,央视新闻一年多前报道小米智能工厂(前一期),这是一个实验室级别的工厂,绝大部分设备和系统都是小米和小米投资的公司自研的。第二期预计明年年底开始投入生产,这是一个年产1000万高端手机的大规模智能工厂。(36氪)

■埃斯顿: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1.6 万-1.8万台

埃斯顿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2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为1.6 万台-1.8万台。具体细分行业包括:光伏及锂电等新能源(增长期望较高)、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国际品牌 交货困难)、工程机械及重工行业(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3C和PCB行业(公司市场占较低,有增长空间)以及其他通用行业,如金属加工、建材家居、包装等。(科创板日报)

科 创 金 融

■支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 浦发银行将提供5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市科委联合举行云上会议,发布《助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一揽子服务方案》,共推出18条举措全面聚焦特殊时期科技企业的实际困难,重点关注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浦发银行将提供专项500亿专项信贷额度,全力支持符合国家和上海产业导向的科技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财联社)

■香港创新科技署推资助计划,助两地机构联合研发生物技术及人工智能等

香港创新科技署10日推出2022年内地与香港联合资助计划,就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3个特定主题,征求香港与内地机构合作的应用研发项目,计划即日起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6月30日。(央视新闻)

■资管机构Fasanara正筹集3.5亿美元的新基金 以投资加密及金融科技公司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资产管理公司Fasanara Capital Ltd正在筹集一支规模为3.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投资金融技术和加密货币公司。(彭博社)

■308家公司获海外机构调研

近10日共有634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调研机构类型显示,证券公司调研达606家,占比最多;基金公司调研548家,位列其后;海外机构共对308家上市公司进行走访。海外机构调研榜单中,华测检测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达到89家,最受关注;其次是爱美客,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共有71家。从股价表现看,获海外机构调研股近10日平均上涨3.75%。其中,股价上涨的有同和药业、罗欣药业等,表现最好的是同和药业,累计涨幅为71.14%。(第一财经)

更 多 硬 科 技

■高通推出“骁龙X70” 实现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毫米波连线功能

高通在2022年5G高峰会中推出多项相关的新产品。高通提到,日前已发表的“骁龙X70”5G数据机射频系统,是第五代数据机到天线5G解决方案,这次推出新功能,让搭载X70的装置,实现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毫米波连线,尖峰传输速度超过8 Gbps。(财联社)

■华为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超级时频折叠5G-Advanced创新技术

华为与中国电信联合举办“超级时频折叠”5G-Advanced创新技术发布会,并演示了相关技术实验室测试验证结果。据了解,超级时频折叠通过TDD双载波上下行时域互补模拟FDD空口,将TDD大带宽优势与FDD空口“0等待”时延优势融合。基于3.5G Hz频段,超级时频折叠上行等效频宽高达100M Hz、可实现超过1Gbps的上行峰值速率,同时将端到端时延从10ms缩短至4ms以内,未来基于毫米波频段,可进一步将时延降低至1ms以内。(36氪)

■Facebook母公司Meta与AMD合作开展移动基础设施计划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与芯片制造商AMD周三宣布,双方正合作开展一项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计划,该计划将降低基站成本,使宽带在世界各地更加普及。(财联社)

■新型催化冷凝器让普通金属“变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子城分校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催化冷凝器”的开创性装置,可通过电方式让一种金属的行为像另一种金属,用作加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使化学反应更快、更高效地进行。这项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姊妹刊JACS Au网站,为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新催化技术打开了大门,可提高储存可再生能源、制造无碳燃料和可持续材料的效率。(财联社)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