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如何捕捉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投资机会?

如何捕捉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投资机会?

时间:2023-10-15 20:00:02 作者:
摘要:全球医疗市场巨大,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经历了多年发展的沉淀与创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同时美股市场近十余年来业绩长牛,投资收益显著。

导读

风险提示:板块表现不达预期风险;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指数与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1、美国生物科技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1年全球医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为13,934亿美元,到2023年全球总量将达到15,561亿美元。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中国医疗市场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2021年能达到2,59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不过由于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基数较低,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占比不足20%。因此除中国市场外,海外市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中作为生物科技主力的美国市场值得多加关注。

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

1.1

美国生物科技市场稀缺性

美国被认为是生物医药行业最具良好发展环境的国家之一,药品开发和商业化发展的市场阻力较小。其主要优势包括,较长的历史沉淀、具有代表性的市场规模、严格的药品科学监管体系以及强大的资本市场等多方面。

1.1.1 美国创新药市场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美国医疗市场历经百年已成为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截至目前,美国生物医药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无论是对于正在起步发展亦或是暂时遇到困境的其他市场都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和对标作用:

到目前为止,美国市场已经经历过从快速发展积累泡沫,到泡沫破裂“大浪淘沙”,以至现如今重新崛起的产业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冲出困境并存活下来的生物科技公司均是经过市场严格筛选和考验的企业,整体企业质量或许略高于其他地区。

无独有偶,在此期间政府及监管机构积累下来了大量的监管经验,不仅为美国市场建立起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同时引导市场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例如FDA在2012年发布《FDA安全及创新法案》旨在加速开发及审查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新药的基础上,随即在2015年推陈出新,通过的《21世纪治愈方案》补充考虑了更多具有弹性的临床试验形式,同时创新性的将患者体验作为决策影响因素之一,充分体现临床重要性。该法案不仅进一步推动美国新药审批的改革,也赋予NIH新使命,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发展。

1.1.2 美国创新药政策体系较为成熟:

美国百年来通过多个法案不断完善药品监管制度,建立了科学、高效、系统、全面的注册监管体系,保证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FDA在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审评审批、质量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球公认的药品监管权威机构。因此中美创新药在政策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1.3 美国创新药行业目前现状:

1.2

美国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

美国Biotech企业在经历了1993-2000年的寒潮之后,进入21世纪开始焕发新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1993-2000年,未兑现业绩的美股Biotech企业股价断崖式下跌,市场泡沫破裂。而突围的企业通过融资获得充足资金支持项目孵化及合作拓展,并积极打造爆款药品,造就了如今美国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的现状。

1.2.1 美国创新药市场IND数量可观,美国创新药市场发展动力强劲:

一个衡量创新药市场火热程度或者创新药企业临床前研发能力的数据指标就是创新药企业每年递交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数量。美国创新药企业每年向FDA提交的IND数量稳定维持在4000个左右,虽然近几年中国创新药企业每年IND数量增速维持在10%以上,但绝对数量也远不及美国创新药企业。IND的数量的差距能够说明中美两个创新药市场背后的一些问题。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

IND的数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因素,美国完备的人才培养政策能够使生物技术、市场营销、商业管理类的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创新药市场,使创新药企业的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各大高校与市场企业之间成熟的技术转移体系加上生物科技的人才持续支撑着美国创新药企业高效的临床前研发。

其次是政府方面的因素,有利的税收政策减轻了创新医药公司的财务负担、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了专利与知识产权不被侵犯、创新医药产业区的规划与发展使得美国创新药产业高度集中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这些加在一起极大的优化了创新药企业的生长环境,每年大量的IND数量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还有就是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业的支持。IND之后的临床试验阶段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大量的试验最终成功上市获批的屈指可数。成熟的金融市场有着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为高投入的创新药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美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早,市场规模大,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投入充足。证券市场与风险投资满足了创新药企业的融资需求。各级政府、机构成立了大量科技基金、研究基金、种子基金等来促进初创或微小生物技术公司的成长与发展,让这些公司也能够专注于临床前研究。

1.2.2 美国创新药市场新药审批数量居高,临床研发能力出众:

从中美每年审批的新药的数量也能看出中美两个创新药市场的差别。美国的新药上市分为新药申请(NDA)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从2013年开始,美国创新药市场每年NDA数量基本维持在89-147个之间,从2014年开始每年BLA数量维持在10-25个之间。而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近两年才刚刚开始加速。这一方面,从产品增量的角度体现了中美两个创新药市场体量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体现了中美创新药企业临床研发能力、监管机构审批效率的不同。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1.2.3 美国创新药新技术发展迅猛,商业化水平领先:

在创新药的新技术领域,美国发展的早且快,无论是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其他国家的临床研究与商业化进展与美国存在差距。

以ADC为例,目前为止全球共批准上市14款ADC药物,其中绝大多数ADC药物的研发机构或产品权益归属都是美国公司。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另外,ADC的临床研发进度在中美两个市场也存在差距。截止到2022年7月,美国进入临床试验的ADC项目高达131项,且进行到临床试验后期的项目较多。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在细胞治疗领域,目前全球共获批8款CAR T细胞疗法产品,美国带头研发成功的有5个。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在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目前全球共获批7款双特异性抗体,6款为美国公司带头研发。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美国创新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卫生政策体系,使得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都有完整高效的产业化路线,有力的市场监管保障了药品上市前后的数据、专利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宽松的定价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场减轻了美国创新药企业的财务负担。教学研一体的产业集成优势帮助创新药企业加快创新。临床前研发的各类管线与备选药品充足使得IND数量维持在高位,出众的临床研究水平也打造出大量创新药品进入市场。成熟的商业化进程使得各类新技术能够快速兑现。美国创新药市场在客观环境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发展的沉淀与创新,在全球创新药市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2、美股资产业绩稳,估值低,极具投资价值

2.1

增长稳健,业绩长牛

美股市场过去十多年以来一直处于稳健上升的趋势之中。其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Dow Jones)、标普500指数(S&P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自2010年至21年末的涨幅分别为225.37%、299.10%和543.77%,在全球宽基指数中表现独树一帜。同期,国内的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的涨幅仅为38.17%、64.08%。同时美股增长较为稳健,对于市场短期的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韧性,稳健长牛的特征使得美股市场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2.2

完善成熟的市场机制,汇集全球优质企业

美国资本市场有着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市场制度较为完善成熟,对市场的监管也较为严格。美股市场除了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外,还有各种做空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媒体参与监督、质疑,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对于公司信息的披露较为严谨、负责。严格的监管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内幕交易、操控市场、财务造假等现象的发生。

美股完善便捷的上市以及退市制度孕育出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美股采用的是注册制,注重信息的有效披露,同时降低了IPO门槛,让投资者自行判断公司的优劣。成长性强的科技股在初创阶段往往盈利能力未能显现,而美股市场的上市机制便于其快速上市,进行融资扩张。纳斯达克市场被称为科技龙头的摇篮,它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 1971 年创建,最初目的是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在这里相继孵化出如苹果(AAPL)、微软(MSFT)、谷歌(GOOG)、亚马逊(AMZN)等一众科技巨头,盈利能力与业绩增速优异。2021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总市值前10的公司ROE均超过20%。科技成长型企业的繁荣持续推动美股走高。与此同时,精简多元的退市制度,相对较低的退市成本,使得尾部公司得以退出市场,保证了美股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

美股市场巨量的交易额,自由频繁的资金流动,为优质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机会,是吸引他国优质公司赴美上市的原因之一。例如我国的互联网巨头阿里、百度、网易、京东等均在美股上市。美股机构投资者为主,注重价值投资。机构投资者大致占有美股总市值的80%,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力量。机构投资者包括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美国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上市公司回购资金等。这些机构投资者相比散户更为专业理性,其业绩考核周期较长,更为关注长期价值投资。美股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上投机资金追涨杀跌而造成的大幅调整,促成了美股市场近10年来的长牛格局。

作为海外资产的美股,对于A股投资者具有分散化投资的效果。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资产价格走势存在一定的联动,但是根据马科维茨(Markowitz)均值-方差组合投资理论,只要资产不是完全正相关,那么投资分散化的效果依然存在。从近10年的结果来看,美股指数与A股宽基指数收益率相关性均低于各国内部指数的相关性。因此,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投资美股具有分散化投资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组合风险。

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

2.3

美股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

今年以来,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叠加俄乌战争、通胀高企等国际国内的冲击,美股已较去年有了较大调整。从美股三大股指的表现来看,截止到6月30日,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指数以人民币计价今年累计下跌16.40%、10.85%、25.79%。并且纳斯达克指数的PE_TTM已经回落至2010年以来18.6%的分位点,处于非常低的估值位置。

从历史来看,加息并不会改变美股的长期走势。自1990年以来,美联储进行了4次加息。这些加息所处的背景不尽相同,但就产生的效果来看,加息只是对于美股市场的一次阶段性的修正调整。我们判断当前加息并不会影响美股的长期走势,美股尤其是纳斯达克市场上股票的高盈利及成长性仍是驱动市场上升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加息使得美股回调至市场底部,相对历史较低的估值使得当前美股具有较高长期投资价值。

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

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

3、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一键布局美股生物科技板块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发布于1993年11月1日,旨在衡量一系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和制药公司的表现。指数过往业绩优异,同时深度覆盖美股生物科技细分行业,其成份股含金量十足;同时,指数目前估值较低,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3.1

指数基本信息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将所有符合资格标准的证券均会纳入指数中,证券合资格标准如下:

1、合资格证券种类通常包括美国存托凭证(ADR)、普通股、实益权益和有限合伙权益股份。如果该证券是代表非美国发行人证券的存托凭证,评估该“发行人”均包括其相关证券,其已发行股份总数是存托银行报告的实际发行的存托股份数量。

2、证券发行人的第一美国上市地必须只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或纳斯达克全球市场。

3、采用富时国际有限公司授权使用的行业分类基准(ICB),分类为生物科技或制药。

4、各证券最低市值须达2亿美元。

5、各证券的最低日均成交量(ADTV)须达100,000股(从年初至成分股调整参考日进行计算)。

6、该证券必须在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或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交所或CBOEBZX等合资格交易所拥有至少三个完整日历月的成交记录,且不包括首次上市月份。资格于成分股选取参考日(包括该月)截止前确定。

7、证券发行人一般不得处于破产程序中。证券发行人未签订会使其不符合纳入指数资格的最终或其他协议,也不存在指数管理委员会认为即将进行的该类交易的情况。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3.2

指数表现:长短期业绩优异

长期业绩跑赢主要宽基指数:自2000年1月4日以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NBI)年化收益为7.23%,收益风险比为0.25,长期业绩表现优于美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纳斯达克100以及标普500。

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

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

就短期表现来看,指数短期业绩依然优异: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近3月收益为-3.99%,近期表现同样优于纳斯达克100(-9.85%)、标普500(-10.33%)。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与A股市场医药类指数对比,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作为美股指数,周期与A股有一定错位,适合作为投资者投资医药板块的风险分散标的。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3.3

指数流动性:交投活跃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交投活跃:2020Q1以来指数季度日均成交额均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2022Q2数据显示指数季度日均成交额为35.9亿美元;从成交量来看,2021Q3以来指数成交量不断攀升,2021Q3、2021Q4、2022Q1、2022Q2季度日均成交量分别达到0.80、0.88、1.14、1.35亿股。指数交投活跃,流动性充裕。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3.4

指数市值分布:大盘及中盘风格显著

成分股加权总市值为451.99亿美元:截至2022年7月21日,指数的368只成分股总市值合计14458.91亿美元,成分股加权平均总市值为451.99亿美元。总市值10亿美元以下的股票有243只,权重占比为8.18%;市值10-200亿之间的股票有112只,权重占比为39.15%;市值在200亿以上的股票有13只,权重占比52.60%。指数大盘及中盘风格较为明显。

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

3.5

指数代表美股生物科技行业整体表现

指数行业分布合理,表征美股生物科技行业整体表现:截至2022年7月21日,根据Wind四级行业分类,指数生物科技板块权重占比达到70.85%,成分股个数为209只;西药、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医疗保健设备板块占比分别为23.53%、4.38%和1.14%。指数细分行业覆盖全,对美股生物科技的整体行业代表性强。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3.6

指数估值水平位于历史较低位置

截至2022年7月21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市净率(PB)为3.79,位于近5年4.60%分位数,位于历史较低水平,板块未来发展空间大,可以考虑逢低布局。

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

3.7

指数成分股:涵盖领域龙头,持股集中度高

前10大成分股合计权重占比为49.64%:截至2022年7月21日,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囊括了安进、吉利德、再生元、福泰制药、MODERNA、阿斯利康等生物技术、药品行业的优质公司。该类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实力强,成长性较高,近年来表现优异。

全球生物科技_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

4、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513293):国内首只美股行业ETF

4.1

产品介绍

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513293)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于2022年5月27日发行,计划募集期为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8月10日。该产品是国内首支美股行业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与A股市场医药类标的周期互补的风险分散标的,以及一键配置美股生物科技板块的优质工具。

科技生物是什么_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

4.2

基金公司:具备丰富QDII产品管理经验

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3日。在QDII投资方面,汇添富基金在业内率先获得QDII资格;汇添富早在2007年即与全球顶尖投资管理公司资本国际(Capital International)缔结QDII合作关系,相关业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截至2022年7月21日,汇添富基金旗下非货币型基金总规模达5711.46亿元,在149家管理人中排名第6位。

汇添富基金目前在管国际(QDII)基金产品共9只,产品种类覆盖港股、美股以及全球视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型产品。

生物科技世界_科技生物是什么_全球生物科技

4.3

基金经理

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的基金经理为过蓓蓓女士,博士,2015年6月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被动指数投资经验丰富,拥有多年ETF产品管理经验,深谙ETF投资运作。截至2022年Q2,在管基金数17只,在管基金总规模456.53亿元。

生物科技世界_全球生物科技_科技生物是什么

风险提示:板块表现不达预期风险;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指数与基金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捕捉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投资机会?220728》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