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整个宇宙或许只是某个生物体身上的一个细胞?
小时候上生物课的时候开小差,想整个太阳系也许是一个原子,太阳就是其原子核,而我们地球是其中的一个电子。
然后我恐怖的发现:这样看起来太阳系和原子的结构实在是太相似了。
而往大了想,宇宙可能是一个生物,各个星系可能就是它的器官,而宇宙膨胀是这个生物在不断生长。
而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人类只是其体内一个细胞中某个原子中的电子上的生物。
▲图集《人类简史》节选
首先,我们设想一下太阳系是一个原子,太阳为原子核,而各大行星为电子;其次,银河系以及各大行星是这个生物的各大器官,而太阳系是这个器官上某个细胞中的一个原子;最后我们再根据宇宙在不断膨胀的理论设想,宇宙膨胀其实是“宇宙”这个生物在不断生长,就像我们人类由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人一样,而宇宙也拥有者寿命,当宇宙寿命达到了尽头,也就是这个宇宙消亡之时。
在虚空中,它可能只是一个小爬虫,又或者像鲸鱼,可能是量子状态,也可能只是一个意识。
可不管它有多大,质量如何,什么形态,存在方式,我们人类在它的体内是无法感知的。
而宇宙中的黑洞,也许是破坏各个器官组织的存在。
而这个虚空的世界,时间和空间必定与地球上是不一样的。
它的一秒钟,很可能就是我们一年甚至几千年或几万年。
这也和《西游记》“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概念不谋而合。
研究者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生命,因为生命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生命尺度可以从小到大,小到病毒、大到宇宙。
据披露,电视论坛(Disclose.tv)报导:早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已经认识到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此后柏拉图、斯多葛派学者、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等学者也曾论述宇宙是生命。
这些学者描述,星系、黑洞、各种星体、类星体、星云、小行星以及我们人类是宇宙中的各种组织结构。
早在2005年,科学家将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和早期宇宙的星系分布图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竟然惊人的相似!
我们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宇宙?
或者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被包含在某个生命体的内部?
这种惊人的相似出现在很多地方,科学家还将人类大脑皮层的扫描图和宇宙中的暗物质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同样惊人相似。
仿佛世间万物存在着一个支配者,将人类和自然塑造地如此和谐统一。
这也就是霍夫特提出的“宇宙全息论”。
所以中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是个小宇宙”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这些古话,我们只针对心理和社交领域的理解,是否辜负了古圣先贤的点拨,狭隘了呢?
宇宙竟然是个超级大脑?
在此前风靡全球的科幻大片《超体》中,LUCY的大脑潜能被100%开发,拥有了种种超能力,包括身手矫捷、超越语言、心灵感应、控制电波等诸多超能力,她看见了生命的起源和世界的本体。在影片的最后,毒贩头子向她的头部开枪时,她的身体神奇地消失了。片中警察问:WHERE IS LUCY?手机屏幕显示:I AM EVERYWHERE(我无处不在)。
导演假设了这样一种猜想:若大脑达到100%完全开发,那么人类肉体将完全消失,与宇宙化为一体。从更深层次的哲学上理解,就是大脑即宇宙,宇宙即大脑。这听起来荒诞,但科学家们却亮出证据告诉大众,“超体“也许并非科幻,宇宙有可能真的是”大脑“!
大脑细胞网络和宇宙星系网络的结构非常相似
如果有人告诉你大脑是个小宇宙,宇宙是个超级大脑,你能理解吗?会相信吗?2012年11月16日,《自然》杂志在“科学报告”专栏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证明宇宙的成长过程和结构与大脑细胞的生成过程和结构几乎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杂志编辑和作家朱迪思·霍珀(Judith Hopper)和她的先生迪克·特瑞西(Dick Teresi)合写的《三磅宇宙》(Three Pound Universe),把人脑比作三磅重的宇宙。在书的第33页,有两张图片,一张是大脑皮层,一张是宇宙暗物质,这两张图片也是惊人的相似;说明大脑就像一个微缩宇宙,而宇宙则是一巨型的大脑。
在《三磅宇宙》的第33页,刊登着一张大脑皮层图片。
用望远镜得到的宇宙暗物质图片,此图也在《三磅宇宙》中的第33页。
这些研究发现至今仍被不断报道与关注,似乎预示着科学领域的巨大突破。如果这些发现最终被完全证实,那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宇宙、人体、生命以及对人和宇宙之关系的认识。
网络不同,但自然生长动力相同
《自然》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某些未知的基本规律可能支配着多种或大或小的系统,从脑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到社交网络的扩充,乃至宇宙的膨胀。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的物理学家德米特里·戈里尤可夫(Dmitri Krioukov)说:“不同的网络,如互联网、大脑和社交网络,其自然的生长动力是一样的。”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程序,将早期宇宙分成尽可能小的单元,其中时空的份额比亚原子的粒子还小。模拟将所有的量子(或称节点)联系在一个巨大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天体网络中。
研究发现,大脑中的连接有着极其高的组织化,大脑的结构就像是城市的布线网格,神经元遍及各个角落。
戈里尤可夫说:“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个即时信号,意味着自然的运作中还有某种人类尚未知道的东西。”很可能在这些不同的网络之中,有一些未知的规律在支配它们运行。“研究结果提醒我们,也许是开始寻找这些规律的时候了。”
全息照片论证宇宙的不可分性
17世纪,微积分的发明者、著名的哲学家兼数学家、物理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认为,“超自然”的事物预见并创造了这个物质的世界。莱布尼茨对微积分的发现促使在200年之后科学家提出全息论。曾与爱因斯坦一起工作过的伦敦大学理论物理教授大卫·波姆(David Bohm, 1917-1992)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
什么是全息呢?比如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人像;如果我们把这照片切成两半,从任何一半中我们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如果我们再把它撕成许多许多的碎片,我们仍能从每块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这样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
全息论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全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超距作用的原理。
大卫·波姆曾阐述说,独立存在的事物展开来所看到的秩序之下其实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的整体的有序性。这一整体与各个展开的个体同时共存。所以宇宙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全息图,它的各个部分既包含于整体之中,而整体亦包含于个体之中。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隐含这整个宇宙。
韩国人郑润在其《微尘中的无限宇宙》一书的“分形宇宙论”中写道,莱布尼茨发表了叫做单子论(Monadology)思想。那是一种宇宙由无数个单子(monad)构成,每一个单子里有一个完整的宇宙。即一个粒子如果在其里面又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宇宙,那么,那个宇宙会由更小的无数个粒子构成,而在那每一个粒子里面又会有其他更小的宇宙。
斯坦福大学的脑神经学家卡尔·普里布拉姆(Karl Pribram)研究脑部是如何储存记忆的,他被全像式结构模型所吸引。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储存不是单独地限于特定区域,而是分散于整个脑部。
在 1920年代的一连串历史性的实验中,脑部科学家卡尔·拉甚利(Karl Lashley)发现不管老鼠脑部的什么部位被割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仍旧能表现手术前所学到的复杂技能。
然后在1960年代,普里布拉姆接触到全像摄影的观念,他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脑神经细胞中,或一群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整个脑部,就像雷射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上。
佛教学说超前揭示宇宙之奥秘
迪帕克·乔普拉(Deepak Chopra)是《时代周刊》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也是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教授,他在《赫芬顿邮报》的博文“你的大脑就是宇宙”中,也引用了《自然》杂志的这个研究。
乔普拉提到了古老的印度宗教的宇宙观——“因为是最小的,所以也是最大的”(As is the smallest, so is the greatest)。乔普拉说,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系统都是由反馈回路、动态平衡和持续的自我组织驱动的,那么现代科学的认识就又完全回归到了这一古老的智慧。
随着越来越多的宇宙的真实被发现和证实,人们会发现佛家所讲的“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是更高的科学。而更令人深思的是,在没有现代科学的几千年前,以佛教为主的宗教界是如何知道宇宙奥秘的呢?
朋友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原标题: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旨在提高“双基”公务员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应急处置和维护稳定等本领。通过以点带面的培训形式,真正达到理论武装......
-
2023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宁波第12,福州第19,厦门第24
《2023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宁波第12,福州第19,厦门第24》2023年,中国城市发展再次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
-
因为这场突然其来的疫情,一大部分人都陷入了各种经济危机,尤其是对线下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
数字时代 如何提升大众信息素养 ---从结绳记事到互联网,媒介演变正在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难度。进入数字时代,很多知识内容通过短视频、问答、直播等形式传播...
-
“自顶而下”与“农村包围城市”两大逻辑将会驱动半导体行业实现跨越性赶超。...
-
通勤路上“刷一刷”,睡觉之前“抖一抖”,美食上桌“拍一拍”……如今,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发轫于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