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长“太难了”!面对00后孩子,80后家长发现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已失效
当70后、80后家长遇到00后、10后的孩子,一些过去被证明强有力的家庭教育方法,如今不管用了?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亦斐老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临近元旦,她问孩子想要什么新年礼物,本希望借用物质激励、对孩子进行一番教育,不料被“泼了一盆冷水”。孩子的回答是:“我什么都不需要,只要你不来烦我,让我玩一天就行!”
沈亦斐的这番分享,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70、80后这代家长遭遇的困境:面对从小在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10后,试图用简单的物质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甚微。
“做家长,真的太难了!”这是不少父母的心声。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层面,有学者如此归结家长遭遇的困境: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但越来越多的家长陷入育儿“本领恐慌”,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法影响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孩子,给他们铺就一条坦荡的人生之路。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正式施行。这一新的契机,也将促使更多教育者和家长们思考:到底该如何做父母、怎样爱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又该如何各司其职?
“长辈不如晚辈”,正从个别现象变成主流
“作为家长,面对00后、10后的孩子,时常会发现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深度,已经超越了父辈和祖辈。”日前召开的第六届“君子养成大会”上,有位教育学者抛砖引玉,“点”出了如今家长在育儿方面遭遇的现实困境,在现场掀起一场热烈讨论。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坦言,“长辈不如晚辈”的现象,过去可能只是个别存在,如今正日益成为主流,而且正从某一专业领域拓展到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模式、器物文明等更多日常生活领域。
正如一位网友所感慨,“孩子琴棋书画皆通,眼见审美品位日增,老父老母啥也不会,这还咋教?!”
伴随互联网的崛起,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日益普遍,周晓虹称之为“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当下教育遭遇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家长焦虑的缘由之一。
在沈亦斐看来,当下为人父母的焦虑 ,其实是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现代性焦虑,这种焦虑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在家庭教育中较为集中地展现出来。
九成以上家长可以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但不能接受孩子考不上大学
按照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雄的观察,眼下,不少家长固然重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更准确地描述,可称之为“间歇性关注”,即只有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时,家长才会集中关注、考虑干预,所以时常会感觉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掌控。“至于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应该做什么、做德如何,很多家长心里没底,故而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缺少信心。”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70后、80后家长群体中,九成以上‘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未来是个普通人’,但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学。”杨雄说,或许是和70后、80后这代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很多人内心深处仍有“名校情结”,相信孩子只要考上好大学,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一片坦途。
这与近日发布的《双减背景下江浙沪当代家庭教育现状报告》调研结果,有互相印证之处。这份面向上海、杭州、南京三市4941名青少年、5368名家长的调研显示,江浙沪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较高期望,倾向于让子女拥有更高学历。57%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本科学历,29%的家长希望孩子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此外,家长对于孩子职业选择的期待比较集中,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公务员等相对靠前。
调研也显示,“双减”实施后,家长的焦虑情绪逐渐回归到合理区间。在江浙沪地区,超九成家长认为“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学生比例大幅降低,近八成学生未参加任何校外学科类补习班。另外,江浙沪地区青少年学生完成作业时长显著降低。
步入知识大迁移时代,家长要重构自己的学习观
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家长要如何转变心态,将自己的焦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沈亦斐认为,在“文化反哺”的后喻时代,父母的角色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家庭里的“权威者”转变为支持者。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家长还要从“守门员”,转变为“教练”、“啦啦队”。甚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家长只要守住“观众席”就已经成功了。
多位教育专家提及,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和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责任是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若父母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操练,不仅与学校教育高度重复,更会忽视孩子情感和品质的养成。
杨雄表示,步入知识大迁移时代,家长必须重构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培养孩子以“确定的能力”来对抗不确定的未来。比如,培养孩子的理性认知和思辨能力、对知识的获取、整合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等。
他特别建议,“双减”后,孩子会有更多时间参与音、体、美等丰富的活动,还有机会投身于更多增长见识、拓展想象力的活动。“不妨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社会、扩大视野的机会,要允许孩子从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以养成、提升他们对个人行为选择、负责的能力,并同时提升心理抗挫力。”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表示,孩子是活泼的生命体,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平等和尊重,被尊重的孩子才会尊重别人,才会有更健康的人格。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把握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性差异特征,尊重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个性,释放他们独特的天赋。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我们这一生,学会放下,一切看淡,就是爱自己的方式,凡事不必太强求,顺其自然,学会平静地接受所有的现实,不要纠结,不要想太多,才是真正的放下。...
-
人到中年,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明白物质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在年少时,我们常常被社会的标准和他人的期望所影响,渴望过高配的生活,拥有最好的房子、车子和物质享受。然而...
-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很多事,将来还要去做很多事,所以要学会看淡一些过去的悲伤以及现在的烦恼,好好地珍惜现在。 12、付出是应该的;得到是暂时的;人生本如梦...
-
生活很难,但它不会一直如此,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
现如今,出门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人们都有空了,那不出门旅旅游都是不可能的。说到出门旅游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现在各种酒店和民宿都是非常......
-
明兰对顾廷烨说:“在外的时候,你还是对我凶一点吧,这样别人看我在你手下讨生活不容易,还会少针对我一些。...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