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放生不是“行善”而是“作恶”
近日,一段“男子在太湖边放生外来物种珍珠鳖”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网传视频显示,一男子在水边,从白色的箱子里将一只背上有花纹的鳖倒出来,周围的人则欢呼“放生喽”,放生的鳖很快爬入水中消失不见。江苏省无锡市渔政支队表示,外来物种不允许私自放生,已关注到网传视频并介入调查。
放生算是一种善行义举,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但近年来,野蛮放生、随意放生、盲目放生事件屡有发生,特别是野蛮放生、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既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又可能扰乱当地正常秩序。因而,非常有必要以严格执法叫停这些看似放生、实则“杀生”的野蛮放生行为。
禁止放生、丢弃外来野生动物,可能会让一些经常放生的爱心人士误解。但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有必要规范这一行为,让放生更加科学。放生并不是将野生动物往野外放归、丢弃就万事大吉,而是需要周全动物天性、习性,季节、环境以及是否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活。
诸如草地贪夜蛾、鳄雀鳝、红火蚁、福寿螺、红耳彩龟等一些外来野生动物物种,其对本地物种和生态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可造成本地物种大量死亡,对入侵地的农田、水源、森林、草原、城镇绿化带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威胁,且蔓延扩散较快,难以有效阻截控制。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外来物种除了威胁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外,本身含有毒素,可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可以说,随意放生、野蛮放生外来野生动物的行为,让放生失去了原有意义。一些所谓“爱心人士”只顾放生,却未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否承受,当地的居民是否会受到影响。
对此,相关部门已经制订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违反者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由此可见,如果放生行为导致财产、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如村民庄稼被破坏,居民、牲畜被咬伤,或者盲目放生外来物种的,放生者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治安处罚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必须强调,盲目放生,野蛮放生不是行善,而是作恶。相关部门理当强化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哪些物种不能放生,科学合理的放生时间以及方法,同时对野蛮放生严肃惩处,以儆效尤。让放生行为回归文明、理性、向善的本意,而非沦为危害当地生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史洪举)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学习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但学习却是部门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通过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要学习会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进行学习.要经常未进入重点中学,大学的大门而准备着...
-
一篇关于职场人终身学习的好文...
-
同时,由于要准备高考,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把高三的知识压缩在高二讲完。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有些同学学习方法运用得当,对知识点把握快...
-
世界各地每年举办放生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以及此类放生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国际保育生物学学会、宗教与保育研究合作小组、以及宗教与保育生物学工作分组...
-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作为总要求...
-
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举行。图为发布人上台领奖。图/本刊记者 潘树琼 摄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不仅勾勒了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未来图景...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