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一环”
1月31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坪山高新技术孵化园,工人正在生产、检测线束产品,赶制出口订单。近年来,该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企业产品出口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30多个国家。刘建平摄(人民图片)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中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贸易数据引发关注。国际舆论认为,这些数据说明,“与中国‘脱钩’困难且代价高昂”,“供应链具有黏性,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孤立中国实际上是将自己孤立于全球经济之外”。
贸易额创新高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2022年,美国与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2018年的6615亿美元。美国对华商品出口额增至1538亿美元,进口额增至5368亿美元。该报道认为,“尽管美中经济‘脱钩’论时有出现,但这两大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仍具有韧性。”
“美中贸易无视‘脱钩’论,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此为题刊文称,在美国对华政策中,“脱钩”或“减少各领域对中国依赖”的说法多发生在讨论层面,而非贸易现实中,国际企业和消费者仍高度青睐中国商品。
美国《政治报》网站刊文质疑了所谓的“贸易冷战”。该报道称,2022年美中贸易数字的增长可能有历史性通胀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表明,美中两国在商业上紧密交织。
“美国之音”网站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表示,从商业角度看,美中之间存在深刻而持久的联系。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战略竞争研究所所长马克·肯尼迪称,“与中国‘脱钩’困难且代价高昂。”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德中贸易额2022年升至创纪录水平,两国之间商品交易额约为2980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约21%。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德中、美中2022年贸易额双双创新高。”“德国之声”网站日前刊文质疑所谓“减少依赖”的说法。该文称,2022年德国从中国进口1919亿欧元的商品,比2021年增加近1/3。德国进口的稀土产品中有2/3来自中国。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曾林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用实际行动对“脱钩论”说“不”
一段时间来,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中外往来更加便捷,经贸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持续恢复。海外企业和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对“脱钩论”说“不”。
美国《华尔街日报》关注到,包括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苹果、辉瑞等在内的企业高管已经安排了“中国行程”。该报道指出,对于一些企业高管来说,实地考察当地业务并与合作伙伴会面是优先事项。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有数十名企业高管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各种商业会议。德媒也透露,多家汽车企业CEO计划访问中国,一些中层员工也被公司要求前往中国,进行业务学习。
“供应链具有黏性,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首席分析师尼克·马罗的观点指出,归根结底,大多数公司更关心的是:以运营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将产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据美媒报道,苹果公司2021财年报告显示,苹果供应链中排名前190家供应商中有91家来自中国,占比47.9%,排名全球第一。《华尔街日报》援引相关统计数据指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苹果产品中,超过90%由代工企业在中国生产。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统计,美国全部50个州均对华出口商品和服务,近百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受益。对华出口大豆、玉米、高粱、牛肉、猪肉的州受益尤为明显。玉米加工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农场主支持自由贸易组织成员约翰·博德日前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指出,“与中国‘脱钩’将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和企业的决定比政府更有力。”曾任美国贸易代表助理的埃德·格雷瑟如此感慨。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刊文指出,美国CEO们的心态是,几十年来,他们习惯了将中国当成默认的增长战略。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机遇
国际社会普遍期待,2023年,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暖意,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多活力。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日前发表埃及学者纳迪亚·赫尔米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产业链灵活性不断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稳步推进,中国将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增长,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中国全面回归全球市场,将对抗正困扰许多西方经济体的通胀压力。最明显的是,西方经济体依赖更廉价的中国商品和服务来抑制通胀。”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全国理事会前成员达里尔·格皮日前在媒体刊文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速了全球化的消解,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无法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将在基础设施之外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展机遇,涉及绿色经济、人工智能应用以及6G等领域。
“孤立中国实际上是将自己孤立于全球经济之外。”美国《里士满时讯报》日前刊文,批评弗吉尼亚州以“与中国电池制造商有联系”为由禁止一家汽车公司在当地开设电池厂的举措。文章指出,拒绝这个中国企业就是错过电动汽车生产的主要伙伴,其电池工厂在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正红火发展。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经济重启对韩国经济影响分析报告》认为,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措施并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若中国经济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全面反弹,对华依存度较高的韩国经济和出口形势有望好转。专家强调,韩国应积极进军中国内需市场,借力中国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出口机会。(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20日 第 10 版)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如今的社会没有钱是无法生存的,生活的压力很大,工作机会并不多,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冷静和理智,不能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
-
“科技一周大事”,IT之家为大家回顾过去一周(4月24日-30日)科技行业重大重要事件,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祝...
-
美国学者:世界未来的三大科技发达国家,中国排名第几呢?,美国,中国,大科技,德国...
-
”2019年3月3日至3月15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全体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每一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引来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
冷静地看待科技领域的局势变化,我们会发现,即使没有硝烟,我们也处于一场深入骨髓的战争之中。这场战争的主战场,是由硅制成的电路板,由代码编织的网络...
-
四川在线, 专题, 今日话题...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