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是教育的竞争。
纵观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整个教育事业才步入正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并愈演愈烈。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们不再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压抑了学生们创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我国的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第一,它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把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他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三,他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出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他过多依赖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他过于封闭、陈旧,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发展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等”,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经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二、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营造民主气氛,激发创新灵感
爱因斯坦说过:“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脑中的创新思考活动使人的创新实践中的“骨髓”、“基石”。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
无论哪一门课,课堂气氛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言,无拘无束地思考是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特别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设想,即使是荒唐可笑的,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师都要给与支持和鼓励。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课堂上营造民主气氛,营造创造性思考的整体氛围,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一次,我在课堂上提了这么一个问题:“核桃,人人都爱吃,可是要敲碎核桃壳取出完整的核桃仁却十分麻烦。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有的说:“让农民伯伯改良核桃的品种,使核桃成熟时自动裂开。”有的说:“发明一种机器,专门去核桃壳。”还有的说:“足球的气打得太足就会炸,如果往核桃里打气,让核桃也炸开,行吗?”我和同学们听着,都不由得为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儿激动起来,集体的指挥调动了个人的智慧,大家畅所欲言,开阔了思维。课堂气氛活跃,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灵感。
(二)鼓励大胆想象,诱发奇思妙想
在日本某乡村,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在池塘里挖藕。不知谁放了一个响屁,逗得大家大笑起来。有个人开玩笑说:“好响啊!真够分量!像这样的重屁再来几个,干脆把这些藕都冲出来,那就免得我们在费劲了。”听他这么一说,大家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一个人却止住笑而思考起来:“要是用气筒把压缩空气灌进池子里,靠压缩空气的强大力量,不就真的可以把藕冲出来吗?”后来,他经过多次试验,把用气冲改为用水冲,终于成功了。可见大胆想象对创新思维是多么重要。听了这个故事,我想:成人尚且如此,孩子们不是更富于想象力吗?儿童对想获得的东西都容易感到满足;做错了事勇于重新开始;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探索精神、无所畏惧的闯劲。这些优秀的品质,既使他们蕴藏着五穷无尽的创造力,也使他们的幼稚天真的想法能成为诱发奇思妙想的一种重要源泉。印度物理学家拉曼,在从英国返回印度的轮船上,听到一个小孩无意中提出的问题:“海水为什么那么蓝?”这一创造性的提问让他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经过不懈地深入研究,终于提出了:“光散射效应”,这一发现还使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让他们创造性的提问,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好抓手。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关于《图形组合》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一个好机会,我让同学们大胆想象,在头脑中对一些事物形象加以分解、组合。有的同学将手帕和地图组合起来,设计出绘有一个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旅游景点的地图手帕;有的同学将弹簧和电脑组合起来,设计出可以按预定时间将人的脑袋从枕头上弹起的弹簧枕;有的同学将垃圾箱和肥料制造机组合起来,设计出倒入垃圾便能造出肥料的垃圾肥料箱。教师将主动性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活跃,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出。
(三)注重传授方法,学会创新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特色是在“活”中“学”,在“动”中“活”,“活而不乱,动中有序”,通过让学生在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思考。创新思考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和运用创新思考方法,需要熟悉一套新的思路,培养起一种新的思考习惯。例如上文提到的大胆想象就是一种方法,此外,教师要教给学生多种思考方法,例如逆向思维法,孩子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这就是一个倒过来想的例子。别人都只会从“如何让人离开水”这个方向去想,理所当然地认为“从水里救人”,司马光成功之处在于他急中生智地调转了思考方向,想到了“如何让水离开人”,理清思路后再想出用石块砸缸就不难了。用同样的方法上《没理找理》一课就不难了,课本要求学生解释“大风把井刮到院子里”这一怪事,并讲道理。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用逆向思维法就简单了,倒过来想:不是风把井刮到院子里,而是风把栅栏从井的右侧刮到井的左侧。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教他们把问题倒过来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条捷径。此外,引导学生跳出框框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顺藤摸瓜思考、激发灵感思考都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可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一位教师肩负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肩负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三、联系生活、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注重体验。他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动手做”、“考验”、“试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既包含了自然世界也包含了社会生活,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一)走进自然,学会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独立形态课程,综合实践内容来自于无限空间。平时的课堂学习较易使学生落入死记硬背的窠臼,被人称之为“高分低能”,只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亲近自然,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体验和感受生活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探索物质世界》这一单元,为了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我让学生自己采集标本;观察植物与生长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种类、用途及生长过程,调查植物在当地的土名;了解植物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深刻的问题。例如:清晨,为什么茂盛的树叶吐出滴滴清水?我们吃的肉、蛋、奶是不是间接来自种子植物?为什么居民小区、道路两旁种柳树、榆树的灰尘就少一些?学生们不仅体验到实践的辛苦,也增加了热爱家乡、自然的情感,更体验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海关截获5条“世界最大、最毒”蜈蚣!有多可怕?究竟拿来想干嘛
导语: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听说“五毒”的传说,其中包括蜈蚣、蛇、蝎、庇护和蟾蜍,这些生物都是人们天生恐惧的对象。其中,蜈蚣一直以...
-
灵性心理学则是一种奠基在灵魂真相和灵性实相之上的科学,其最佳象征符号也是这圣杯意象或“属灵之魂”图像。但圣杯中的血也是基督的宝血,因此 也代表净化之血...
-
原创精品节目精彩纷呈,科普节目科技感、新鲜感十足。全新的内容、缤纷的色彩、极致的体验,尽在央视。...
-
消费者对科技护肤产品有着越来越强劲的需求,主打“科技”概念的个人护理产品正在加速占领市场。千禧一代正逐步展现强大的消费实力,国际化浪潮下成长起来的70、80后...
-
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
-
红霞一、关于课型的基本介绍“词汇操练课”即以词汇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知识操练课。鉴于初一学生正处于词汇学习方法与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此种课型成为初一英语教学.....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