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等一等,我先讲个故事 NO.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等一等,我先讲个故事 NO.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时间:2024-09-01 04:54:07 作者:
摘要:人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医学科学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77年,美国恩格尔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正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

NO.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

人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医学科学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基因工程的崛起 ,人工器官的广泛应用 ,康复、整形、整容技术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在诊断、治疗、预防、监测中的应用。由于医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发现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学科学已远远不能回答现代的问题。 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正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即biopsychosocialmedical model。想了解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等一等,我先讲个故事。。。

发展

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医典》中指出 :“医学是科学 ,我们从中学到人体种种状态 ,在健康时 ,在不健康时 ,通过什么方式 ,健康易于丧失健康时使之恢复健康。换言之 ,医学就是如何维护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的技艺。”

1946年 WHO章程序言中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满的状态。”

从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 ,还要有完善的心理状态,这是生物医学模式不能满足的,只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能全面、系统地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中来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越来越多。

心理状态是医疗诊断的重要依据。

预防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背 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

(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人类的疾病与死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主要位置的变化趋势。例如,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也已由过去的传染病为主而逐步转变为以非传染病为主。

(二)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

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对人的属性的认识,由生物自然人上升到社会经济人。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

(三)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医学发展史证明,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已经不单是个人的活动,而成为整个社会性活动。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持健康、防治疾病才能奏效。

(四)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身体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内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1.布鲁姆

1974年,布鲁姆(Blum)提出:影响人类健康有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四大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健康有重要影响。

2.综合健康模式

拉隆达(Lalonde)和德威尔(Dever)对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加以修正和补充后,提出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为制定卫生政策、指导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模式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类因素,每一大类可分为三个因素,则共计十二个因素;

各类因素对不同的疾病影响是不同的,如心脑血管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意外死亡以环境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关注导致疾病的生物化学因素,而忽视社会、心理的维度,是一个简化的、近似的观点。

恩格尔提出:“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

总而言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解_医学生物心理社会调查报告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不能否认生物医学模式在近几百年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认识思维的不断提高 ,人们发现生物医学模式没有给患者的心理行为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留下余地。

现代生活中影响较大的疾病已从天花、鼠疫、霍乱、转到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而排在头号杀手的这三种疾病却正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交融而产生的结果。还有对现代生活构成很大威胁的自杀、吸毒、酗酒、暴力、事故、环境污染也不能用生物医学模式来解决。因此 ,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必然的。

图: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