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重塑老年人健康养生理念

重塑老年人健康养生理念

时间:2024-08-31 14:55:49 作者: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老龄人口的健康理念、养生需求上升到更高层次。重塑老年人健康养生理念,对提高老

本报记者 张孔娟 徐楠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老龄人口的健康理念、养生需求上升到更高层次。重塑老年人健康养生理念,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深圳市颐天年养生专家张民生教授撰文指出,健康是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贫困时期,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提出了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指没有疾病和无伤残状态等,建立了以生物机体和机体的生物性为研究重点的生物医学模式。把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这个概念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演变,健康涵义随之不断更新、扩展。1948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了:“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WHO在1978年9月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 《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WHO对健康的概念,近年来又增加“道德健康”。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折磨下,早衰或早亡。

只有在躯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2000年WHO又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如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健康新定义和具体衡量标志,反映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人类健康观的重大发展,对以促进健康为基本目的的养生学研究和发展,对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价与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