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做好政策加减法,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做好政策加减法,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时间:2024-08-28 09:52:59 作者:
摘要: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科研人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激发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近日

减负赋能,是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的有效途径。《通知》提出的五大行动内容,切实体现了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关心,运用政策“加减法”,促使更多青年科研人员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真正能够轻装远行。

一是对青年科研人员委以重任。明确在国家和科技发展重大任务中青年科研人员担纲领衔要求,确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任职比例,要求在新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指挥部中新设立副总师岗位并由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等,在为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高的展示平台。将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成长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不仅是对科研人员早期能力的认同,也让优秀的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得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是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学术机会。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覆盖面和资助规模,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和面临孕哺两期特殊困难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无疑是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为青年科研人员雪中送炭。为避免由于缺少经费和项目支持、或因生育等因素造成职业生涯断点,给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相对稳定和有针对性的经费支持,是更加符合青年科研人员成长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有更好的学术表现。

三是给青年科研人员减轻考核负担。完善青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减少考核频次、精简过程检查报告要求、设置分类评价指标、承认岗位工作贡献等,是结合青年科研人员自身特点和科研活动规律,把问题导向与政策创新结合起来的具体体现。科技人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推进“破四唯”“立新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操作中如何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针对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难点痛点提出改革措施,不但有利于解决青年人才的困境,对于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四是促青年科研人员保障科研时间。《通知》旗帜鲜明地指出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加以保障,如避免不必要的事务性活动和工作,为科研团队配备科研助理等。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持续投入,也需要坚持不懈的业务钻研。保障科研时间,让青年科研人员深耕主业,就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创造活力,激发其内生动力。

五是助青年科研人员强健身心。关心青年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既要为他们强身健体提供活动场地和条件,又要向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地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多元化特征,关注普遍性集体需求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青年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会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