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试卷: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章检测卷(有答案)

试卷: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章检测卷(有答案)

时间:2024-08-28 00:58:41 作者:
摘要: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章自我检测卷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一章自我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繁殖后代

B.生物能生长发育

C.生物都能自由地活动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摄入营养物质

B.生长发育

C.排出体内废物

D.呼吸排泄

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

B.珍珠

C.蘑菇

D.落叶

4.如果显微镜的目镜为5X,物镜为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15倍

B.25倍

C.50倍

D.30倍

5.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6.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在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应为“p”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用显微镜观察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能看清物像为止

D.收镜时,压片夹应转向后方,反光镜转动到垂直方向

7.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选择了两盆同种且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进行实验。他把其中一盆植物放在遮光的环境中,并适量浇水,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叶片发黄,生长状况不好。他设置的对照组以及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

选项

对照组

实验现象

光照充足,不浇水

植物叶片萎缩,生长状况不好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植物叶片翠绿,生长状况良好

遮光,不浇水

植物叶片萎缩发黄,生长状况不好

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植物生长状况不好

8.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换一个新的目镜,污点也不动,可推断该污点在( ◎)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玻片上

D.物镜上

9.有一种名为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运动

C.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D.生物的繁殖

10.对种子所处环境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分别进行控制,从而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这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法

B.资料分析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和选择视野亮度时要用到的结构是( ◎)。

A.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B.压片夹和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和遮光器

D.压片夹和细准焦螺旋

12.下列有关生物生存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阳光、空气、土壤等是环境中的全部因素

B.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因素

C.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构成的因素

D.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

13.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的原因是( ◎)

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C.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

D.可在视野中找到物像

14.右下图是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形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并冷却,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内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的大小

生物的七条特征_生物特征条码_生物特征什么意思

二.判断题(命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每小题1分,共8分)

15.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16.自然界中的熊猫与玩具熊猫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界中的熊猫会运动。(◎)

17.青蛙能表现出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等生命特征。(◎)

18.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19.观察与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

20.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转换器来改变视野的明亮度。( ◎)

21.在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就是对问题的一种解释。(◎)

22.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的实验中,单一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

三、分析作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23.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测量和记录不同水温时金鱼鳃盖开闭的次数,并重复实验几次,其目的是◎;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该实验设计的变量是◎

2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我们作出假设后,将进入_制订计划_这一环节,此时要注意设置实验对照。而在一组实验中,除了所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的变量都应◎, 并控制在适宜状态,这被称为◎原则。

25.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特征条码_生物特征什么意思_生物的七条特征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应选用◎(选填“较小的”或“较大的”)光圈,应选用的反光镜是◎(选填“平面”或“凹面”)镜。

(2)若用低倍镜观察物体时,则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填序号)。若用高倍镜观察物体,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表示准确的是◎(填序号)。

(3)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载玻片应该向◎方移动。

(4)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际直径约0.1mm的毛发时,看到它的物像直径约为5mm。若已知使用的目镜是5×,则使用的物镜最有可能是◎

26.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对“废电池会影响植物生长”这个课题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外进行了探究实验。他们的实验内容如下:

取2个相同的大烧杯,各加入500mL的清水,在其中一个烧杯中放入4粒用刀割破外壳的5号废电池,浸泡24h,取其浸出液,另外一个烧杯中不放废电池。然后,选取6盆(采用同等大小、同种瓦质花盆)长势和大小相似的玉米苗平均分成两组,放在有光的场地上,一组每天浇一次电池浸出液,另一组每天浇一次等量的清水。然后,每天观察两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

(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生物学兴趣小组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2)对这个探究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3)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不用2盆而要选取6盆长势和大小相似的玉米苗?

(4)该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

(5)你预测该探究实验的结果是:◎

(6)你认为对废电池应该做怎样的处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0

11

12

13

14

二.判断题(命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每小题1分,共8分)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分析作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23. 减小误差 ;_水温发生变化,金鱼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__水温__。

24.相同_, 单一变量 。

25.(1)较小的,平面。(2)_④①_。

⑤。

(3)_左上。 (4)_10X __

26.(1)__废电池浸出液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吗?__

(2)___废电池浸出液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3)___实验对象多一些,能避免偶然性的影响,结果更准确。_

(4)_水质(废电池浸出液和清水)__

(5)_废电池浸出液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6)__收集起来,交到专门的处理机构__

本资源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内容来自网络和《同步练》,俗称“大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生物的七条特征_生物特征什么意思_生物特征条码

生物特征条码_生物的七条特征_生物特征什么意思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