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世界的输血发展史

世界的输血发展史

时间:2024-08-27 14:52:28 作者:
摘要:湛江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94年10月25日,是湛江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一类公益卫生事业单位,是承担我市各医院临床用血的唯一合法采供血机构。

输血这个词,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一袋袋殷红温热的液体,在医生的妙手之下,便能奇迹般地救活许多人的生命。然而,这种奇妙的治疗方法并不是神的恩赐,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靠一些疯狂大胆的天才,用血和泪摸索出来的。今天站在巨人肩上的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前辈有趣的探索经历。

血液循环的发现

6377766d2c6f0.png

威廉·哈维

1616年,英国医生、生理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第一次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

动物间输血实验的成功

637776c0d4670.png

1665年2月,英国生理学家和医生理查德·洛厄(Richard Lower,1631-1691)成功地进行了动物之间的输血。这一发现证明输血能够救命,从此开创了动物间输血的先河,也使科学家开始设想动物-人之间的输血。

第一次尝试动物与人体间的输血治疗

637776e75ad20.png

第一次人体成功输血是1667年,在英法两地几乎同时展开。

在英国开创这一先河的也是理查德·洛厄。在1667年夏天,他用特制的管子将羊的颈动脉与人的肱动脉相连,把羊血输给了名叫Coga的患者,获得了成功。

1667年6月15日,法国医生让·巴蒂斯·丹尼斯(JeanBaptisteDenys, 1640-1704)成功把羊血输给了一个15岁的男孩。但在当年12月9日,他给一名34岁男性精神病患者第三次输血时,患者出现“黑色尿”排出,于输血次日死亡。最终,在1668年,英国和法国都禁止了输血,在接下来的150年里几乎没有输血的研究进展。

输血出现前的手术状况

6377770de3c88.png

19世纪40年代,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失血过多,医生们的手术原则只有一个字“快”。被称为“伦敦第一快刀医生”的罗伯特·李斯顿(RobertListon,1794-1847)做过最快的截肢手术只需28秒。但在一次的截肢手术中,他为了追求手术速度而误伤了助手和一名旁观者,最终导致三人都因失血过多或感染而死。这个真实的故事也以其300%的死亡率成为了医学史上的“奇闻”。

人与人之间输血的创举

6377773b8a2f0.png

詹姆斯·布伦德尔和他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

1818年9月26日,产科医生詹姆斯·布伦德尔(James Blundell,1790-1877)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接受输血的是一名生命垂危的胃癌病人,输入了14盎司(约400毫升)的人血,病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划时代的贡献——人类ABO血型的发现

63777784a7b98.png

卡尔·兰德斯坦纳

1900年,维也纳大学助教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868-1943)发现不同人的血液混合有时会发生凝集,这一发现最终导致输血学的重大进展——确认红细胞有不同的血型:A、B、C(后更名为O)、AB。

ABO血型系统的发现,找到了以往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安全输血提供了理论指导。兰德斯坦纳也因此获得了1930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被誉为“血型之父”。2001年,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6 月 14 日被定为了“世界献血者日”。

Rh血型的发现

1939 年,莱文(Levin)和斯泰森(Stetson)报告了一起ABO同型输血后出现的严重溶血反应。二人研究发现,引起上述输血反应的“罪魁祸首”是D抗原。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抗原时,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如果Rh血型不匹配时,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输血反应。

抗凝剂的使用

637777c8c11d8.png

早期,献血和输血必须同时进行,献血时间长,且不易控制献血量。

在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保存血液之前,输血必须现采现输,否则离体的血液很快就会凝固,解决抗凝这个问题在战争时期显得更加紧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Lewisohn证实0.2%的枸橼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抗凝剂。抗凝剂的出现,解决了血液体外保存的问题,使直接输血转变为间接输血,也为后来血库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战争是血库的“催化剂”

637777f825d78.png

1937年,美国的伯纳德·范特斯(Bernard Fantus)在芝加哥库克乡村医院组织了第一个医院血库,同时建立了标准化的采血、配型、保存血等操作流程。

6377780e101d0.png

1943年西西里岛,医疗兵给伤员输血;二战期间的倡议献血的海报

血库系统在随后的二战中被广泛采用,它能无视距离和时间的障碍,将救命的鲜血送到病人身边。因此,战争结束后,各国的常规血库便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了。

成分输血——输血史中划时代的发展

6377783826160.png

查尔斯·R·德鲁

单采血浆技术由美国科学家查尔斯·R·德鲁(Charles R. Drew)发明。20世纪70年代,输血从全血时代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成分输血成为了主流。成分输血的比例大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637778535cc60.png

20世纪70年代,苏格兰国家输血服务生产的血液制品,用一个盒子进行运输。从左到右:干纤维蛋白原、干血清、干血浆、更干燥的纤维蛋白原、A型Rh+的全血、更多的干血浆

开始重视血液质量筛查

637778667d7d0.png

乙型肝炎病毒模型

在60年代的美国,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当中,有相当比例出现了肝炎。1972年,美国法律正式规定要对每一个血样进行乙肝病毒检查,此后输血后乙肝的发生变得十分罕见了,血液捐献的初步筛查试验也逐渐发展起来。从此,用血安全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输血现状

63777885c6bb0.png

如今,输血已经是医学实践中最常规的操作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要输注8500万单位的红细胞,相当于要花掉1700万升的血液。这项原本被视作赌命的危险疗法,已经拯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

相关阅读

  • 世界的输血发展史

    世界的输血发展史

    湛江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94年10月25日,是湛江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一类公益卫生事业单位,是承担我市各医院临床用血的唯一合法采供血机构。...

  • 2021近期时事新闻热点事件 6月1日

    2021近期时事新闻热点事件 6月1日

    今日早报——365资讯简报,每天精选12条热点新闻简报1条微语,每天一分钟,知晓天下事!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一 儿童节 3、31日...

  • 唐代正史+志怪小说:《唐朝诡事录》的故事底色

    唐代正史+志怪小说:《唐朝诡事录》的故事底色

    作者 张意薇《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近期热播,可谓古装探案单元悬疑剧的一匹黑马。这种“贴地飞行”的创作手法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唐代文化的底蕴,还将观众带入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世界。...

  • 2022年1月1日-3日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新闻汇总

    2022年1月1日-3日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新闻汇总

    时政一向是很多公考必不可少的考点之一,在2022年国考中,时政题考得不少,且融入到了行测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1月1-1月3日时政热点新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GMIC X非凡盛典 特约赞助商努比亚亮相

    GMIC X非凡盛典 特约赞助商努比亚亮相

    2017年4月27日,2017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X非凡盛典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办。作为每年一次“科技+娱乐”盛典,来自全球科技科学领域,泛娱乐领域...

  • 低碳环保生活的高中作文

    低碳环保生活的高中作文

    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平常一些不起眼的习惯、用具都有可能会污染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只要在生活中注意节约,注重小地方的消耗...

  • 怎么写补助申请书学生(通用9篇)

    怎么写补助申请书学生(通用9篇)

    《怎么写补助申请书学生(通用9篇)》由实用资料网发布,主要内容: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我是xxx班学生,我叫xxx,本人在校期间品行优良,无违反违纪行为,成绩良好,诚实守……...

  • 唐代正史+志怪小说:《唐朝诡事录》的故事底色

    唐代正史+志怪小说:《唐朝诡事录》的故事底色

    作者 张意薇《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近期热播,可谓古装探案单元悬疑剧的一匹黑马。这种“贴地飞行”的创作手法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唐代文化的底蕴,还将观众带入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世界。...

  • 克隆  转基因  生物安全

    克隆 转基因 生物安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

  • 开展绿色低碳活动方案篇1

    开展绿色低碳活动方案篇1

    开展绿色低碳活动方案怎么写?活动前言牵着一头羊换回一把斧头。在远古时代,以物易物便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面对面的来获取商品或者食物,各取所需,互蒙其利。...

  • 优设专访!灰昼:从非科班生到首席美术总监的15年设计路

    优设专访!灰昼:从非科班生到首席美术总监的15年设计路

    编者按:非科班设计师能达到怎样的职业巅峰高度?今天的专访人物,有15年互动广告经验,设计、编程、3D、PS、Flash无一不精,曾任奥美/SQ副创意总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