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和中成药将纳入国家集采?这些品种已然先行!
第三批国家集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今日国家医保局一则短消息则引起了行业的一阵骚动。生物制品和中成药正式进入国家集采的视野,一场疾风骤雨是否将降临这两个千亿市场?
国家集采的进度已然突破想象!
当业内还在讨论第三批集采品种和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时,国家医保局7月17日发布消息称,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的集中采购工作于7月15-16日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将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仅仅70余字的消息,透露出政策制定者下一步的方向:生物制品和中成药。
01 过评化药所剩无几
尽管第三批国家集采的正式文件还未发布,但日前地方就第三次国家集采进行报量的文件曝光,据相关文件,第三批国家集采报量目录共有共涉及52个品种,86个品规,较第一轮集采的25个品种、第二轮集采的33个品种再次扩围。
实际上,在化药范围内,通过三批国家集采后,余下可选的范围并不大了。截至5月中旬,已有832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80个品规已有三家或三家以上企业过评,剔除第一批集采的25个品种和第二批集采的33个品种,共有58个品种已有两家及以上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而这58个品种中绝大部分很有可能出现在第三批国家集采的最终目录中。
因而,第三批集采目录敲定之后,短期内过评达三家的品种已不多,国家集采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望向了市场庞大的中成药和生物制品。
但中成药、生物制品一般不存在一致性评价,即通常所言的“集采入场券”,且存在独家品种、剂型繁杂等等复杂因素,未来如何进行国家集采将是业界的关注点。
02 部分地区已先行
然而无论国采最终是否会纳入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地方已然先行先试,将中成药、胰岛素等拉入了地方集采战场。
例如,金华市和青海省的集采中已经出现了中成药的身影,而年前武汉对胰岛素的集采也曾因“灵魂砍价”刷屏。
但不同于化药存在一致性评价,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如何进行集采让人遐想。
以金华市为例,该市第二批带量采购共纳入180个中成药,其中33种为低价药(8个独家品种),包含了口服、注射剂、贴剂等多种剂型;囊括云南白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畅销品。
首先,金华市对降价幅度做了强制规定,同通用名同品规中含低价药的中成药设最高限价,在最高限价基础上,报价降幅不得少于10%,其中独家企业生产的中成药属低价药的,报价降幅不得少于20%。其他中成药以现行浙江省医保支付标准计算,报价降幅不得少于20%。
这意味着除了非独家的低价药外,大部分中成药,尤其是独家品种,均需至少降价20%。
其次,用量、价格、降幅和专家评审为其评价的四个维度。同时,为了鼓励企业降价中选,金华市对未中选品种做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鼓励采购单位选择优质低价的可替代药品、要求减少未中选药品采购年度预测使用量的50%。
金华市对中成药的采购政策超出不少人预期,也引来不少争议。
03 超75%废标
金华市纳入的180个常见中成药中不乏清开灵颗粒、参麦注射液、疏风解毒胶囊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大品种,但最终仅有复方丹参片、六味地黄丸、强力枇杷露等少数几个品种有企业中选。
据6月24日金华市公布的第二批集采中选名单显示,起初公布的180个中成药中,只有39个中选产品,中选率仅21.7%。
在这些进行中成药集采的地区,尤其是一些独家品种,只有降价应标和弃标两种选择,而这背后则是企业对于价格联动的担忧:一旦入选品种出现全国最低价,那就会在市场中导致一系列的降价,因获得一地的市场份额,造成全国市场都面临降价,最终也有可能得不偿失。
因而,在金华第二批集采不久之后,就传出叫停地市级集采的消息,部分省医保局发出相关文件。而此次国家医保局对于中成药和生物制剂集采的座谈会,就可能意在将相关品种的集采收入国家集采中。
而青海省则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简言之,生产厂家多的品种根据报价、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等综合因素排名,得分高者中选;独家或者两家的,根据双方议价结果中选。这是考验厂家的时候,能够结合适应证、功能疗效等方面给出专家少降价甚至不降价的理由,否则一旦议价失败,就会被废标。
04 生物制剂集采逐渐“成熟”
而生物制剂则不仅包括胰岛素,还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单抗等等。
此前,武汉市就胰岛素进行过集采,胰岛素也被认为是较有充分“条件”进入国采的品种。而生物类似药则是另一个被看作有潜力进入国采的领域。
2019年2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的上市,该药是我国首个"国产"生物类似药。之后,百奥泰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格乐立)、海正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安健宁)、齐鲁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可达)和信达的贝伐珠单抗(达攸同)均在这两年先后获批上市。
尽管此前业内预测生物类似药将会纳入第三批集采,但目前看来预测落空,但在第四批集采中,生物类似药仍是热门候选品种。
除了上述已经获批的五个品种外,截至去年底,中国还有约391个生物类似药,主要靶点包括CD20、EFGR、VEGF、TNF、RANKL、HER2等,涉及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50余款原研药物。
仅阿达木单抗这一品种,就有百奥泰、海正药业、信达生物、复宏汉霖、君实生物、通化东宝、神州细胞等约20家企业研发,布局利妥昔单抗的企业有复宏汉霖、海正药业、信达生物、正大天晴、嘉和生物、上海生物等,而,布局曲妥珠单抗的企业有正大天晴、嘉和生物、复宏汉霖、海正药业、齐鲁制药等企业。
有相关报告预测,未来3年,中国预计将会有30款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2020年预计会迎来6款,2021年预计有11款,2022年预计有13款。而这一切都在为国家集采进行铺垫。
但如今,不少生物类似药原研产品通过国家谈判纳入医保,经历了大幅降价,国产类似药上市之初就要面临原研大幅降价的市场格局,从复宏汉霖、信达等企业的定价来看,类似药定价在原研降价后的7-8折,而未来,如果纳入集采,面对相对化药更高的研发成本而言,类似药企业要面对双重政策,降价幅度将成为企业的难点和社会的看点。
相关阅读
-
2023年香港交易所研究报告 经营业绩和无风险利率是决定港交所估值的关键因素
2023年香港交易所研究报告,经营业绩和无风险利率是决定港交所估值的关键因素。港交所经营业绩和无风险利率是决定港交所估值的关键因素。港交所分红率高且稳定,常年维持在90%左右......
-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实际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不同的情趣,更深入的领悟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
生物制剂的使用率,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所谓的生物制剂其实就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物学效价。那么生物制剂到底多少钱一支呢,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数字...
-
不良资产:个贷不良预查废法院推出了一个很酷的点子,叫做“预查废”,目的是让小额贷款和信用卡债务能快速被核销掉。...
-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翻译学学术研讨会(2号通知)
敬请关注并星标,欢迎点赞、在看、转发!为学日益,渡人渡己。欢迎投稿!...
-
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梅花生物以其稳健的业绩增长和慷慨的分红政策,再次证明了其在氨基酸行业的领导地位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2...
-
近期热点大事件10条简短 2024年五月国内外时事政治新闻盘点
人社部消息,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拟招募3.44万名高校毕业生。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
-
中国网财经7月27日讯 日前,卓越新能(688196.SH)公告称,计划对新加坡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卓越增资2000万美元,用于在新加坡开展生物柴油...
-
新华社深圳2月24日电 题:聚力原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新华社记者王丰“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
-
新华社深圳2月23日电 题:聚力原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新华社记者王丰“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
-
新华社深圳2月23日电 题:聚力原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新华社记者王丰“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