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定增73.5亿,新希望还需多少钱“过冬”?
随着猪价进入下跌周期,养猪企业的业绩增长被按下了“暂停键”,转身走向“寒冬”。今年前三季度,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全部报亏,而业绩的压力首先传递到了资金层面。作为龙头猪企,新希望期望通过定增为企业“过冬”添一层价值73.5亿元的“厚衣”。
11月30日,新希望披露公告表示,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3.6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3.5亿元。
对于这笔资金的用途,新希望表示,其中36.45亿将用于猪场转向数智化,15亿元将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剩下的22.04亿将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将近30%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直接将新希望面临的资金“困境”曝光在市场注视下,在经过猪价的“大起大落”,包括新希望在内的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的公司都急需“补血输气”。
“补血”73.5亿
在史上最漫长猪周期的影响下,头部养猪企业正在抓紧筹钱“过冬”。
11月30日晚间,新希望披露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据公告显示,本次定增拟“补血”73.5亿元。其中,对现有猪场进行全面更新升级拟使用募集资金36.45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而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的部分竟高达22.04亿元。
对于本次定增,市场也给出了“消极”反应,12月1日,开盘后新希望股价一路下跌,跌幅一度超过9.5%。
从融资总额来看,新希望可以称得上融资“狂魔”,自2011年以来,新希望通过定增以及发行可转债方式共从市场上融到了约227.93亿元,若加上本次定增拟募集的73.5亿元,新希望融资总额将高达301.43亿元,而目前其总市值才为414.6亿元。
有意思的是,2022年8月份公司还有一笔总额约45亿元的定增通过了证监会核准,但公司却迟迟未采取下一步动作,直到今年2月份才发布了延期公告,将发行这笔定增的时间延长至了2024年2月份。
据当时的公告可知,这笔总额达45亿元的定增只有一个发行对象就是第一大股东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而这45亿元也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从定增用途来看,新希望面临的经营处境发生了转变,在2022年前,新希望集团的募资大多用于扩大生产而非偿还债务。2020年,新希望募资40亿用于生猪养殖项目,一年后又发行81.5亿的可转债一次性投入18个生猪养猪项目。
然而,随着猪价进入了漫长的下行周期,新希望便开始遭到此前激进扩张的反噬。
自2021年开始,新希望就出现亏损,且2022年、2023年持续亏损。其中2021年净亏损达95.91亿元、2022年亏损14.61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达38.58亿元,合计亏损149.10亿元,超过了2019年、2020年合计99.86亿的净利润。
与此同时,新希望负债率更是逐年攀升,当前的总负债已逼近千亿规模,其中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两项就分别为164.56亿和173.73亿,两项合计为338.29亿。
而同期,新希望的账上的货币资金仅为115.97亿,可见新希望已经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压力,缓解资金链紧张已成当务之急。
经此一役,新希望开始全面收缩战线,除了定增募资外,还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来为公司“回血”。
2022年开始,新希望不断退租租赁场,全年退租178个租赁场;2023年的计划退租51个租赁场,目前已经退了41个。此外,自2022年底至今,新希望已将川渝地区18个猪场项目转让给了当地国资,回笼资金20多亿元。
对于此前募集的资金新希望也没有“放过”,2023年11月7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经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4.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漫长的“猪周期”
正如周金涛所言,人生的财富轨迹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而当前处在漫长猪价“寒冬”的养猪企业或许更能体会“周期”二字。
从2006年以来,中国养殖业经历了四轮猪周期,每轮周期的时长约为4-5年。在这些周期中,下行期一般持续1-2年时间,但在当前周期,猪价下跌趋势已达两年多,这一时长显著超出了历史同期水平。
在猪价下行周期内,没有一家猪企可以“幸存”,除了新希望外,今年前三季度,以生猪养殖为主业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全部报亏,其中牧原股份亏18.4亿元,温氏股份亏45.3亿元,傲农生物、金新农、新五丰、大北农、巨星农牧、神农集团的净利润亏损额皆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
与此同时,受生猪价格低迷影响,上市猪企不仅面临着来自经营上的压力,还面临着来自资金面的压力。
其中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年末的68.02%上涨到了71.79%,排名首位,而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负债率也不容小觑,分别达到了60.06%和61.32%,且增长速度均已超过五个百分点。
从各大企业具体负债总额来看,牧原股份的负债已经超过了千亿元,高达1152.65亿元,其次是新希望的负债总额达到了970.16亿元,也已接近了千亿关口,而温氏股份的负债为582.93亿元。
与日俱增的经营和财务压力也促使养猪企业通过定增方式“补血”。
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共有8家猪企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合计约160.92亿元,募投项目主要围绕饲料生产、生猪养殖、数智化升级和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等。
从各家猪企募资规模来看,20亿元以下的有6家,20亿元以上的有2家。具体来看,新希望募资规模最大,其次是天邦食品,为27.2亿元,募资额最少的是东瑞股份,为10.33亿元。
失意的“新希望系”
事实上,不仅新希望承受了过度扩张带来的高额财务成本,从数据来看,新希望集团的多领域业务都面临着挑战。
以通过并购快速跻身区域性乳企TOP行列的新乳业为例,不断的对外并购虽然提升了其市占率,但也为其积累了较高的债务。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末,新乳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65%、69.81%和71.91%,远高于45.08%的行业平均水平。
负债的攀升也增加了新乳业的成本负担。财报披露,新乳业财务费用也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2022年,其财务费用分别为6388万元、8209万元、1.164亿元和1.477亿元。相较而言,同期研发费用,不及财务费用一半。
与此同时,新乳业也开始卖起了资产,在新希望公布定增预案前,11月28日晚间,新乳业发布公告称,拟作价1.49亿元将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45%股权转让给关联方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而2021年收购时,该部分股权新乳业花费了1.73亿元。
此外,今年11月,“新希望系”旗下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兴源环境也公告表示,公司从新希望投资集团取得的借款14.51亿元全部展期至2024年5月31日。
而申请大额借款展期的背后,是兴源环境持续亏损的业绩。近五年来,兴源环境扣非归母净利润始终为负,尚未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兴源环境继续亏损,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约-3.32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约-3.30亿元。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7.90%,流动比率及保守速动比率低至0.55、0.29。
除了上述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新希望系”控股的飞马国际和新希望服务也承受着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的财务压力。
目前来看,面对“猪周期”的寒冬,如何“活下来”可能是所有猪企都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次新希望能否通过定增募资的73.5亿元带来“新希望”还需时间验证。
相关阅读
-
江苏大学qs世界排名江苏大学qs世界排名如下:南京大学(排名133)、东南大学(排名461)、南京理工大学(排名601-650)、苏州大学(排名651-...
-
知识推理如何做?GMU最新《知识增强的神经机器推理》综述,详述线性与隐形知识推理技术方法
知识增强的神经机器推理是一个前沿但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利用各种形式的外...
-
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深入、生动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发起...
-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二十六期2020.07.05)
做投资时,一定要选好赛道,持续向上的行业景气度是第一指标!...
-
2023-2029全球与中国氘代化合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环洋咨询的氘代化合物市场调研报告提供氘代化合物市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
-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二十六期2020.07.05)
做投资时,一定要选好赛道,持续向上的行业景气度是第一指标!...
-
恐惧源于无知,信心堪比黄金,坚持做可累积可持续的事情,相信市场一定会奖励那些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前行的人。...
-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频繁出现债务逾期的傲农生物,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春节前夕,傲农生物(603363.SH)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债权人大舟集团的《通...
-
傲农生物(603363)今日晚间公告,公司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大股东转让股权也未成功。债权人申请对傲农生物预重整,傲农生物寄望重整化债。...
-
傲农生物(603363)今日晚间公告,公司决定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大股东转让股权也未成功。债权人申请对傲农生物预重整,傲农生物寄望重整化债。...
-
闽系猪企傲农生物资金链断裂3.7亿债务逾期,谁是下一个“白马骑士”?
界面新闻记者 张晓迪多途径自救,“卖身”大北农(002385,SZ)未果,闽系猪企傲农生物(603363,SH)资金链断裂彻底公开化。2024年...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