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师还有他?!(不是老子)
众多周知,孔子和老子虽然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所以我们也会称老子是孔子的老师。
其实,孔子非常好学,向很多人请教过学问。
读过《三字经》的我们应该都记得这一句:“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这里面的项橐也是孔子的老师呢。项橐是春秋时期莒国的神童。
相传,某次孔子和弟子去莒国讲学,要进城时发现有个小孩蹲在马路中间玩耍,马车被迫停住。孔子看到后说:无知顽童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
挡住去路的小孩正是项橐,他听到孔子说话态度恶劣,非常不开心,准备戏弄一下这些人。
项橐说:城池在此,马车如何能过去?
孔子说:城在哪里?
项橐说:就在这里。项橐说完,顺势向地面指了指。
孔子好奇地问:请问这个城有什么用?
项橐答:抵御敌人的兵马。
听闻此话,孔子暗暗吃了一惊,眼前这个孩子看起来不过七、八岁,却有如此壮志豪情,将来必定成器。
这就是“项橐三难孔子”的第一难,你知道其他两难是什么吗?
再看下面这幅画像石,就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生动记录了老子、项橐和孔子的形象。
那么,关于这幅画像石你是否还有两个疑问。
谁是孔子,谁是老子?
孔子是晚辈,孔子来拜见老子,向他请教问题,所以孔子是不能空着手来的。观察画面,左右两边的人都在施礼,但右边的人手上拿着礼物,所以这个人是孔子。
古代也有滑板车吗?
孔子和老子中间还有一个推车的小孩,不过这不是滑板车,而是“鸠车”(古代的一种玩具车)。这个小孩正抬着头,似乎在向孔子提问。他就是被孔子视为老师的项橐。
画像石作为我国石刻文物的一种,内容涵盖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仙世界,是我们了解古代世界的窗口。
同时,石刻文物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石刻文物在历史上可以上溯先秦,下至明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岩画、碑石、石经、墓志、石刻造像、石刻线画等,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人物、科技、民俗、教育、地理等各个方面。这些石刻文物既是中华五千年来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说到这里,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珍藏了很多石刻文物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石刻文物跨越朝代最全、收藏名碑最多的艺术宝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
这里被《国家宝藏》盛誉为“宝刻渊薮,汗青永照”。
这里收藏了众多震古烁今的石刻文物——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国宝石头教科书《开成石经》
见证大唐光辉岁月的《昭陵六骏》
列为禁止出境文物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争座位稿》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大名鼎鼎的《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欧阳询的《皇甫诞碑》
怀素的《大草千字文》
张旭的《断千字文》
汉隶至宝《曹全碑》
……
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用自己馆藏的这些石头宝藏,专为少年儿童们打造了一套卓越的中国历史文化读本——《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
石头博物馆与中国历史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独树一帜
用国宝石刻文物讲述千年中国文化
《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以“石刻”为明线,用岩画、碑石、石经、墓志……等近百件国宝石刻文物串起全书脉络。
这些文物覆盖了几千年来的历史,通过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石刻文物,孩子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知中国历史和文化。
别出心裁
展现汉字演变过程和书法艺术风姿
这套书以“书法”为“暗线”,首先讲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孩子可以从中领略汉字的魅力、领略古人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从远古先民记录事情的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再到甲骨文、金文,秦朝用小篆统一文字,后面又逐渐衍生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而讲到汉字,就不得不讲到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
孩子们可以从这套书中观看书法名作。
了解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走进书法名作的创作背景。
知道书法家的奇闻轶事。
而且我们还能从这套书中看到很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的书法作品。
洋洋大观
全景式多角度遨游中国历史长河
《刻在石头上的中华五千年》借助国宝石刻文物和汉字书法艺术,将中国的悠久历史串起来,讲给孩子们听。
★按“时间顺序”讲千年历史
首先,它是按照朝代顺序进行编排的。前五册分别对应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讲述了几千年间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承,完整、清晰地展现了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第六册则是对前五册没有提到的国宝石刻文物进行汇总。
★从“十大领域”讲千年历史
其次,它通过不同领域入手讲解,孩子可以从这些领域的特点了解不同时代的时代风貌。
比如在文化领域,书中讲到了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讲到了东汉年间刊刻儒经的文化盛事……
在军事领域,讲到了西汉年间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将领们大败匈奴,讲到宋朝军队对战金国的“铁浮图”……
在外交领域,讲到了张骞出使西域,讲到了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交流与沟通……
在古代科技领域,讲到了雕版印刷和套色印刷技术,讲到了纺织女神黄道婆发明的三锭脚踏式棉纺车……
在休闲娱乐方面,可以看到唐朝的宫廷乐舞和宋朝的勾栏瓦舍……
还有艺术、经济、教育、习俗、人物故事……,众多领域的内容贯穿其中,让孩子更加了解古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丰富版块”讲千年历史
从内容的板块设置上,我们也能看到这套书的“全”“细”“精”。
★从“恢宏画面”讲千年历史
还有场景宏大、细节考究的历史生活全景复原图。
比如这张长安西市图,可以看出就是参照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西市模型绘制的,街市上的人物也都契合他们的实际身份和当时的服饰特点。
比如这张南宋海战图,看到这幅画面,我们就很容易想象出当时的海战场景,了解当时的火器制作水平,以及海战中的人员配置。
很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还会发现,两位主人公一直在不停地“变装”,再仔细阅读,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服装就是对应他们当时所处的朝代,可以说是非常合乎逻辑了。
精益求精
西安碑林融汇多年研究成果专为孩子打造
前面我们也说过了,这套书由国家一级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深度参与,依托西安碑林独特的文物藏品和雄厚的专家资源,这套书的内容经过了大量文献考证、多位专家审读,图文的品质都没得说。
★严格考究细节,真正还原历史
书中重点展示的文物自不必说,就连画面中细节也可以看出这种用心。
比如这页讲了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了各种香料和植物,因此两位主人公也和当时的人们进行了一场烧烤盛宴,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烤炉就是参照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上林方炉绘制的。
再看看主人公千千问在魏晋时期的穿着,可以发现这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这种穿着就是根据《中国历代服饰》中的魏晋女子服饰绘制的。
再看郑和下西洋的行进路线,完全依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基本陈列中的《郑和七次下西洋航海路线示意图》进行绘制。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到有料又有趣
书中提出了许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的小问题,可以提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碑上为什么有个圆洞?碑下为什么有只像乌龟一样的神兽?老子的雕像为什么吐舌头?颜真卿为什么要争座位?唐玄宗为什么要亲自写碑?
★20节AR文物课
除了内容和细节上的考究,这套书在内容的形式上也更加创新和活泼,随书附赠的20节AR文物课可以让孩子全方位了解国宝文物的魅力和国宝背后的故事。
根据书上的指引,扫描文物周围的小眼睛标注,就可以畅享AR文物课了。
★两张超大海报
还有两张超大海报,《千年文化大事记》和《书法家的朋友圈》让孩子趣味学历史,轻松记忆华夏五千年。
追溯亘古不变的五千年石刻记忆
还原熠熠生辉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它能流传至今,石头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时期的石刻文物都能反映出那个阶段的时代风貌,例如透过汉画像石上描绘的场景,我们可以了解汉代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何种高度。
石头作为一种记录载体,它的不朽质地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强有力的见证。透过秦始皇的巡游纪功刻石,我们得以验证秦始皇为巩固发展统一中国在各个领域做出的千秋伟业,其中的《泰山刻石》更是留下了李斯的真迹。
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只有石头文物可以证明,比如大夏王朝唯一文字纪年遗物大夏石马,见证了赫连勃勃入主中原、创立大夏王朝的历史,证明了大夏王朝的存在。
浩如烟海的书法作品得以传承,石刻功不可没。透着这些石刻,我们可以看清汉字从篆书到隶书、楷体、行书、草书等字体的演变及书法艺术的发展,领略到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态。
读石如读史,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应从石头写起。
相关阅读
-
众多周知,孔子和老子虽然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所以我们也会称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其实,孔子非常好学,向很多人请教过学问。...
-
费德勒最新专访:谈退役生活,评说德纳现状,寄语年轻球员_腾讯新闻,费德勒,德纳,德约科维奇,纳达尔,桑普拉斯,拉沃尔杯,退役,年轻球员...
-
2024祝福乔迁新居的高级祝福语...
-
猪企排名更迭,今年扩张最快的是哪家?2022年1-11月,上市猪企出栏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牧原股份5517.3万头、温氏股份 1603.55万头、...
-
在昆虫界中知识误区还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昆虫的人来说很容易就相信了一些存在错误的知识,这...
-
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要点1.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2.长、宽、高长方体的.....
-
1、新居落成之际,恭贺乔迁之喜。2 、 乔迁之喜,愿诸事皆顺,平安喜乐 。3 、 吉祥日,入金窝,福星照,事事顺 。4 、 红日高照新居户,喜花常开幸福家 。...
-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频繁出现债务逾期的傲农生物,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春节前夕,傲农生物(603363.SH)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债权...
-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奏响数学“有效学习”的旋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
-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概念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一般是用有实在意义的词或者词组来表达。使用概念要明确,是正确思考问题、准确表达思想的必要条件。...
-
在昆虫界中知识误区还是无处不在的,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昆虫的人来说很容易就相信了一些存在错误的知识,这...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