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视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现代线腔剧《春风杨柳》

【视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现代线腔剧《春风杨柳》

时间:2024-08-23 00:55:02 作者:
摘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宣传现代线腔剧《春风杨柳》

《春风杨柳》是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委托运城市芮城县艺轩线腔剧团编排制作的一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戏剧。《春风杨柳》展现了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干部及卫生、水利专业人员通过寻找合适水源实施改水,彻底解决饮水氟超标问题的故事,同时将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贯穿其间,剧情朴实感人、形式喜闻乐见。2020年7月22日,省卫健委委托省地病所举办了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戏剧线腔《春风杨柳》首次公演活动。

氟中毒预防_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_氟中毒防治知识手抄报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和骨骼的改变。

本病在山西省流行历史悠久,襄汾县曾出土10万年前“丁村人”的氟斑牙化石。我国三国时代魏国的嵇康在其所著《养生论》中提及“齿居晋而黄”。我省至今仍是我国地氟病的重病区省份之一,饮水型氟中毒为通过饮水摄入过量的氟导致的氟中毒,分布于9个市62个县(市、区)4022个村;通过敞炉燃烧高氟煤造成空气和熏烤的食物中氟含量超标导致的地氟病称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分布于5个市20个县(市、区)3371个村。

牙齿损伤的表现称氟斑牙,其牙釉质可出现白垩、着色或缺损改变;白垩样变是指牙齿表面出现不透明的白垩样或粗糙似粉笔样的条纹、斑点、斑块等改变;着色是指牙齿表面出现点、片状浅黄褐色、黄褐色、深褐色病变,重者呈黄黑色,着色不能被刮除;缺损是指牙釉质破坏、脱落,缺损呈浅蜂窝状,严重者釉质大片缺失。恒牙氟斑牙发生在7-8周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高氟环境的儿童。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或接触高氟环境的儿童不再发生氟斑牙。

骨骼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称氟骨症,腰腿及全身关节可出现麻木、疼痛等,甚至弯腰驼背,发生功能障碍,终至瘫痪。骨关节疼痛症状是最突出的表现,主要出现在颈、腰部和四肢大关节,呈持续性休息痛,既在非劳动状态下,关节仍感疼痛。性质多为酸痛、顿痛,季节变化、气候因素对疼痛无明显影响。可伴有关节晨僵,晨起后关节僵硬,不灵活,需扶床或扶墙自行活动后方能减轻。随着在病区居住时间的延长,摄入的氟也随之增加,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肢体变形,可使上半身与下半身两者形成近乎90度角弯曲状,造成“活着见不了天,死了入不了棺”的悲惨景象。本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16岁以后特别是30岁以后明显增加,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氟斑牙没有从根本上的治疗办法,主要有漂白法,是一种美学处理。氟骨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主要是给予镇静、止痛等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出现严重的骨关节畸形,疼痛加剧、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大小便失禁和瘫痪等,应考虑骨关节矫形、椎板切除减压、脊柱截骨矫形等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的根本措施是降低饮水氟含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改水,二是使用除氟设施。预防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措施是改炉改灶或使用清洁能源、电磁灶等。

地氟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该种类地方病的发生完全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元素过多或过少有关。由于人们无法改变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分布状况,防治措施一旦松懈,病情就会反弹或加重。总之,地氟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持续开展监测,落实和强化改水措施,彻底控制地氟病、为病区人民造福。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