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太库三年培育项目估值超千亿元

太库三年培育项目估值超千亿元

时间:2024-08-22 22:52:57 作者:
摘要:■本报记者杨珍莹在7个国家、25个城市建立了31个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均每天培育加速创新企业1.35家……只用了3年时间,太库成功打出了一张“全球创新的中国名片”

■本报记者杨珍莹

在7个国家、25个城市建立了31个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均每天培育加速创新企业1.35家……只用了3年时间,太库成功打出了一张“全球创新的中国名片”,帮助全球最优技术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进入中国。

记者日前从位于浦东张江的太库获悉,作为一个全球产业孵化器运营平台,其已经完成了全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布局。截至目前,太库累计培育加速创新企业1487家,总估值超过1380亿元。

突破地域限制,联动全球资源

“太库成立之初就开始布局世界网络,专注于全球创新中心运营和创新资源整合。”太库全球CEO黄海燕说。黄海燕带领太库正在做的就是把它锻造成为一个突破地域限制,联动全球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平台系统。

去年,太库谋划已久的“PathtoChina”计划正式向外推出。该计划旨在充分调动、整合太库3年多来通过全球化布局积累的产学政经研资源,对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项目进行跨境加速,将这些优秀的创新企业带到中国来,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这样的通道,不但吸引了海外初创团队,连跨国巨头也前来“取经”,谋求合作。

看中太库全球化的资源以及培育企业的能力,拜耳与太库合作于2017年7月启动了拜耳初创计划。根据计划,太库通过遍布全球的孵化器子公司联合招募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项目,加入拜耳的数字医疗加速器。项目发布1个月就收到了百余家初创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最终入围的4个团队都来到了中国。

“太库像个小型‘科技进博会’,我们既吸收全球的资源,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局限于模式与方式。”黄海燕说,太库每个海外孵化器占地1000多平方米,团队人数5-8人,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都是当地华人,每天工作时都会先和时区“对表”,以此来保证和中国以及其他海外孵化器的联系。

为创客们创造一个最匹配的市场

为创业企业找人、找钱、找项目……太库要做的是,将五彩斑斓的创新思维放在全球范围的资源网格中,让创客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通过太库的平台,寻找到最恰切的匹配资源。

目前,包括美、欧、日等在内的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加快产业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在正式推向市场前,必须要在真实交通环境中进行充分的测试,这也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众所周知,小型创新团队想要进入大型车厂供应链极难,而太库则帮助这些创客们,撕开了这个口子:由太库背书,创客们走入了整车厂的研发体系。“我们现在和一汽、长安、华晨宝马等都有合作,为大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在全球挑选合适的技术团队。”黄海燕说。

历时3年,从一无所有到体系可见,太库的“产业化模式”逐渐成型,以“孵化-加速-产业园区落地”的“三步走”模式,打造出了专业孵化体系。以太库上海创新中心为例,已累计孵化企业120家,其中市值过亿元的创新企业20家。

“未来太库仍将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和新能源三个领域,助力平台上所有在孵企业,同时也希望帮助区域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氛围。”黄海燕表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