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衰老,不得癌症?神奇动物在这里!
利用果糖——无惧氧化损伤
裸鼹鼠常年在地底缺氧环境生活,由氧气造成的氧化损伤本来就比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少。为了应对缺氧环境,裸鼹鼠进化出了抓氧能力超强的血红蛋白,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外号——“黏黏血红蛋白”,即使在稀薄的氧气中依然能抓住氧气分子。
除此之外,裸鼹鼠还进化出了利用果糖作为能量供应的特殊应激能力,这是绝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做到的。
虽然人类也会摄入包括果糖在内的各种糖原,但这些糖原需要转化成葡萄糖才能参与氧化代谢最终变成能量。人类在缺氧时只能通过将葡萄糖无氧酵解成乳酸来暂时顶一顶,这也是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可是无氧酵解的效率非常低,根本无法支持像大脑这样高度“耗能”的器官。然而裸鼹鼠却可以直接利用果糖进行无氧代谢,在缺氧十分钟后,裸鼹鼠身体主要器官的供能就从“葡萄糖模式”转换为“果糖模式”,虽然只能支撑十几分钟,但也足以让它挖个地道逃出生天。裸鼹鼠在完全无氧的环境里至少能撑18分钟依旧没影响,要知道人类大脑缺氧后就算不死也可能导致全身瘫痪。
防癌四大绝技——癌症?不存在的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一只患癌症的裸鼹鼠,这是为什么?
裸鼹鼠的基因组里有许多抑癌基因(如ARF基因),同时缺少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基因,从源头上就已经极大降低了癌症发生的概率。
癌症的发生与DNA突变和损伤有很大关系。生物细胞内的DNA受到损伤后,机体会启动修复程序,如果修复功能有缺陷可能造成细胞死亡或突变,损伤突变的细胞既不执行凋亡信号又无法被清除继而形成肿瘤。有研究发现,裸鼹鼠基因组里负责修复DNA的基因拷贝数较高,DNA损伤增加几乎不会发生在裸鼹鼠身上。
裸鼹鼠的细胞内还有大量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伴侣蛋白,这些蛋白使得DNA在复制过程中几乎不会出错;也极大减少了产生错误的垃圾蛋白的概率,避开了蛋白稳态丧失这一可能导致细胞衰老和突变的情况。
此外,裸鼹鼠细胞会制造并释放出一种透明质酸(HMM-HA),这种物质充盈在细胞外基质里,将细胞分隔开。人类和其他很多动物体内也有透明质酸,不同的是,裸鼹鼠的透明质酸分子尺寸是人的5倍左右,且裸鼹鼠体内分解透明质酸的酶很不活跃,使得它体内透明质酸的浓度特别高。这一技能本来是为了拥有一身灵活的皮肤以适应地穴生活,却意外的获得了抗癌的“超能力”——HA信号通路激发了接触抑制,一旦细胞过度拥挤便会停止分裂。当裸鼹鼠体内细胞排列过密时,它可以调整细胞分裂速度,杜绝癌细胞的大量增殖。
普通细胞接触抑制后停止分裂,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形成肿瘤。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裸鼹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性高达80%到93%,如果人类也能学会裸鼹鼠的技能:能实现机体自我修复,同时将癌症发病率控制在极低水平,那我们岂不是不用变成吸血鬼就能远离衰老和死亡,保持年轻状态~
想一想,还真是美滋滋啊!也难怪裸鼹鼠会成为实验室中的宠儿了!
参考文献:
[1] Edrey YH, Hanes M, Pinto M, Mele J, Buffenstein R. 2011. Successful aging and sustained good health in the naked mole rat: a long-lived mammalian model for biogerontology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ILAR J. 52:41–53
[2] Thomas J. Park at.al Fructose-driven glycolysis supports anoxia resistance in the naked mole-rat [J].Science 21 Apr 2017:Vol. 356, Issue 6335, pp. 307-311
[3]J. U. Jarvis, Eusociality in a mammal: Cooperative breeding in naked mole-rat colonies. [J]. Science 212, 571–573 (1981).
[4]P. W. Sherman, J. U. M. Jarvis, R. D. Alexander, Eds. The Biology of the Naked Mole-Rat (Monographs in Behavior and Ecology, [J].Princeton Univ. Press, 1991)
[5]L.-N. Schuhmacher, Z. Husson, E. S. Smith.The naked mole-rat as an animal model in biomedical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J].Open Access Anim. Physiol. 7, 137–148 (2015).
[6] Xiao Tian, Jorge Azpurua, Christopher Hine, Amita Vaidya, Max Myakishev-Rempel, Julia Ablaeva, Zhiyong Mao, Eviatar Nevo, Vera Gorbunova, and Andrei Seluanov.High molecular weight hyaluronan mediates the cancer resistance of the naked mole-rat [J].Nature. 2013 Jul 18; 499(7458): 346–349.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注意啦!微信又更新啦!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为了不错过大院每天的精彩文章,请按下列操作“星标”我们吧:
进入“科学大院”公众号——点击右上角的…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
2.
3.
4.
5.
6.
7.
8.
9.
10.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相关阅读
-
它是一个例外。...
-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趋势在照明产业界的逐渐普及,不少超越常人想象的创意照明产品纷纷面世(近期照明圈的四大“黑科技”产品!),引领着照明科技发展的新潮流。 有鉴于此...
-
宝宝的健康饮食是爸爸妈妈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大家都都知道当宝宝发育到一定时期的时候是能够添加辅食的,大部分的家庭都非常关注宝宝的辅食添加,不过给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非常多的事情......
-
新高考时代,选科尤为关键!选科组合可以说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进而影响到高考报考,可谓是重中之重!...
-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够开心快乐,将来有一个最好的生活。然而,很多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有太多人不仅没有让生活变得更好,反而把生活经营的越来越糟糕。其实...
-
治愈癌症或阿尔茨海默病会改善生活,但不会让我们永生,甚至可能无法延长寿命。...
-
大多数鲸鱼通常都在海水表面一下一百米内的范围中活动,但是却有一种鲸鱼可以下潜到1000多米甚至2000米深,是世界上潜深最大的哺乳动物。我们都知...
-
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病毒蛋白,或用定量PCR方法来检测病毒基因组DNA,以及用逆转录-定量PCR(RT-...
-
针对基因治疗产品的免疫原性可能涉及:1)病毒载体直接激活的固有免疫反应...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
-
学的东西会随时变化,只要保持学习的能力,你总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以前呢不大懂这事,就觉得我们把天之道都挑出来对吧,放到一起来讲多好啊,让所有的圣人之道放在一起讲,这看得多整齐呀!...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