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时间:2024-08-09 03:57:21 作者:
摘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处处涉及策略,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时会处处采用策略性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策略性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学会学习、记忆和思维,是发展人的智力的核心部分。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期间人们要调动已有的各种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效率,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智能状况。因此,建立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以后,传统的知识和能力等的矛盾可以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下予以解决。把策略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而且把它摆在重要位置,这样知识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自然会被确立起来。我们再也不用空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而是通过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使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可操作性,并为“知识是教与学的中心”这一观念提供了心理学依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1/2-1/3的时间用来构思写作计划。在构思过程中需要提取与写作题目有关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有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写作者才有可能从中进行筛选、构思及审题,选择和组织信息,这些活动需要运用策略性知识。心理学家也用三类知识对阅读能力进行解释: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必须具有某些背景知识;其次,必须有基本的阅读技能,即具有字、词、句、篇等文章结构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技能,才能借助文字符号,知道文章所写的内容,这类基本阅读技能属于一般程序性知识范畴;最后,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过程的调节、阅读障碍的克服需要使用阅读策略。由此可见,策略性知识不可或缺,而且十分重要。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