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春季黄河口两种网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春季黄河口两种网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时间:2024-08-08 13:05:22 作者:
摘要:南通市图书馆

作者:葛汝平刘光兴陈洪举李自尚李浩然GE Ru-Ping;LIU Guang-Xing;CHEN Hong-Ju;LI Zi-Shang;LI Hao-Ran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出 版 物:《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年 卷 期:2019年第49卷第4期

页面:62-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0713[理学-生态学]

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A060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50941210008)资助~~

主题:黄河口浮游动物浅水Ⅰ型网浅水Ⅱ型网种类组成群落结构

摘要:2011年5月(春季)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分别采用浅水I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共鉴定浮游动物39种(包括未定种)、浮游幼虫16类。浅水Ⅰ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短尾类溞状幼虫(Brachyura zoea larvae),浅水Ⅱ型网优势种为拟铃虫(Tintinnopsis sp.)、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桡足类无节幼虫(Copepoda nauplii)。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丰度是浅水Ⅰ型网的56倍。两种网型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浅水Ⅰ型网采集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指数高于浅水Ⅱ型网,但种类数浅水Ⅱ型网高于浅水Ⅰ型网。两种网型浮游动物样品的聚类分析(CLUSTER)结果一致,均将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划分为3个组群。网型的选择,不会影响聚类分析的结果。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