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时间:2024-08-07 15:59:21 作者:
摘要:一、单项选择题1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知识以活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1 【

2022教招

【点我咨询】

22年教招笔试课程

21教招考试动态

21教招考试题库

教招公告汇总

21教招备考资料

21教师招聘备考群

一、单项选择题

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知识以活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答案】C。解析: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为学习者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关键词“活动”,故选C。

A项,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B项,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

D项,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2.某教师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列举出“企鹅、麻雀、鸵鸟”等实例。该教师运用了( )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

A.同位概念 B.变式 C.反例 D.以上三者兼有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方式。

A选项,同位概念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企鹅、麻雀、鸵鸟”是鸟的下位概念。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选项,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题中,列举的“企鹅、麻雀、鸵鸟”等都属于鸟类,是利用变式进行概念教学,故B选项正确。

C选项,反例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题干中的实例都是为了突出鸟的本质特征。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选项为干扰项。

综上所述,本题选B.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3.【答案】A。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产生,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星负加速,当遗忘倒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再遗忘。所以此题选A。

4.变式是指( )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B.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D.本质特征变换、非本质特征不变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变式概念的理解,变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故B选项正确。选项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5.( )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

A.保持 B.编码 C.提取 D.记忆

5.【答案】A。解析: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保持是信息的储存,再现是信息的提取。故本题选A。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6.艾宾浩斯在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 )。

A.前后一致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高原现象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说明遗忘是立即产生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先快后慢呈负加速。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发生,最初遗忘是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7.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50 C.200 D.50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过度学习的相关知识。如果把人学习某种知识掌握到当时再现不出错的程度作为100%,那么,要保持住这种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用一定的时间,用相同的注意水平来不断巩固这一知识。但这种巩固一般保持在学习程度的150%以内为佳,在这一限度内,其学习心理效应最大。故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学习程度达到100%是基本掌握知识,并未到达记忆效果最好的阶段。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选项,学习熟练程度达到200%,学习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选项,学习熟练程度达到50%未基本掌握知识,学习记忆效果不佳。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题干中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记忆效果最好。故本题选择B选项。

8.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运用了( )。

A.变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变式的相关概念,变式是特殊的正例,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鸡鸭鹅也属于鸟类,和其它鸟类相比,鸡鸭鹅作为鸟类的本质特征没有变,但是无关特征发生变化,属于变式,故A选项正确。

A选项,变式是一种特殊的正例,保留本质属性,改变了非本质属性。

B选项,反例是一切不包含概念本质特征的事物叫做概念的反例。

C选项,同位概念是指,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与题意不符。

D选项,干扰选项。

故本题选A选项。

9.( )是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A.指导 B.发现 C.练习 D.反馈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影响因素、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就是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所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

A选项,有效的指导与示范。心理学家戴维斯的研究认为,指导比发现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学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选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C选项,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就是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所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符合题意,故选择C选项。

D选项,反馈,与运动有关的信息可分为两类:是在运动之前得到的信息,如动作技能练习前的言语指导和示范:二是在运动之中或运动之后得到的信息,通常叫作运动产生的反馈,简称反馈。反馈具有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功能。教师把学生练习的成绩通过图表公布,就是利用反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选项。

10.操作技能的特点,主要包括动作的(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

C.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特点。操作技能也被称为“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游泳的技能、演奏乐器的技能、唱歌的技能等。操作技能的特点,主要包括动作的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故A选项正确。智慧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的特点。BCD选项均搭配错误。故本题选A。

11.下列关于程序性知识,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程序性知识与平常所说的技能类似

B.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

C.程序性知识一般是过度学习,比陈述性知识牢固

D.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性知识相关知识。

AB选项,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与平常所说的技能类似。故A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程序性知识一般属于过度学习,因而保持比陈述性知识牢固。C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往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D选项说法错误。

故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D选项。

11.下列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书写技能 C.计算技能 D.写作技能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性知识中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指将以习得的知觉模式、概念、规则运用于实际情境,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指导借助内部言语或表象等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也称作心智技能或者认知技能,如写作构思的技能、语言翻译的技能、算的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智慧技能。选项ACD都属于智慧技能。操作技能也被称为“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游泳的技能、演奏乐器的技能、唱歌的技能等。书写技能属于操作技能。故本题选B。

13.某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总是提高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由( )现象导致的。

A.定势 B.功能固着 C.适应 D.高原

13.【答案】D。解析:木题考查操作技能的影响因素。

选项A,思维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景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迁移实现的。与题干不符,因此A不选。

选项B,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的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与题干不符,因此B不选。

选项C,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与本题不符,故C不选。

选项D,在练习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题干中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总是提高不明显可能就是高原现象导致的。D选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有经验的司机,在正常开车时,可以顺利地与别人交流。此时他的动作技能处在( )。 A.认知阶段 B.联系形成阶段 C.动作模仿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4.【答案】D。解析:安德森把动作技能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就达到了动作的高度熟练化、一体化。故本题选D选项。

15.下列选项中属于特殊心智技能的是( )。

A.心算 B.观察 C.分析 D.综合

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心智技能的理解。心智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智慧技能、认知技能,是将已经习得的知觉模式、概念、规则运用于实际情景,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借助内部言语或表象等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心智操作。如写作构思的技能、语言翻译的技能、速算的技能等等。心智技能可分为一般的心智技能和专门的心智技能,前者如观察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后者如阅读、运算技能等,结合题意,属于特殊心智技能的是心算,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属于一般的心智技能,故排除,综上所述,本题选A。

16.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16.【答案】B。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和熟练阶段。其中,认知阶段是第一阶段。故本题选B选项。

17.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实验中,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学习射箭。甲组受到详细指导:演示如何站立、握号、放箭:乙组自行尝试,未受严格指导。经18次练习,甲组射中率为65%,乙组射中率为45%。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因素很重要。

A.指导 B.发现 C.练习 D.反馈

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包括有效的指导与示范、练习和反馈。题干中甲组由于受到指导,更多地注意了技术和正确的姿势;而乙组更多地注意目标,只有当他们的预期未成功时才考虑到姿势,这对他们改进技能并无帮助,似乎他们未认识到改进技术的必要性。这个实验表明了指导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故此题选A。 选项B,发现不属于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为干扰项。

选项C,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选项D,在运动之中或运动之后得到的信息,通常叫作运动产生的反馈,简称反馈。

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8.小李在练习国标舞蹈动作时,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的高度不到位。这种反馈属于哪种类型的反馈?( )。

A.非建设性的反馈 B.内在的反馈 C.延缓的反馈 D.外在的反馈

18.【答案】D。解析:按照信息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内在反馈和外在(或附加的)反馈两种如果信息是由运动本身所提供的,是练习者不依赖外来帮助而自己获得的反馈,就是内在反馈:如果信息是由教师所提供的,就是外在(或附加的)反馈。

二、辨析题

1.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这表明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反馈因素很重要。

1.【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有效的指导和示范、练习、反馈。其中练习包括心理练习,心理练习是指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所以题干说的是心理练习,而不是反馈。因此,题目中说法错误。

更多河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登录河北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常见问题

教招公告

教资公告

特岗公告

微信公众号

加入备考群

关注河北中公教师微信公众号(hbjsks)

回复“白皮书”查看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白皮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