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上班准时打卡,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属“精神离职”油腻

上班准时打卡,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属“精神离职”油腻

时间:2024-08-03 01:52:20 作者:
摘要:众所周知,华为“末位淘汰”竞争机制的狼性文化,让华为成为行业佼佼者。但据说,员工们为了摆脱末位百分之十位置,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巨大压力并没有转

众所周知,华为“末位淘汰”竞争机制的狼性文化,让华为成为行业佼佼者。

但据说,员工们为了摆脱末位百分之十位置,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巨大压力并没有转化成动力,工作态度变成了消极,一副爱咋咋、无所谓态度。

表面看来是无所谓态度,实际上骨子里产生了对绩效考核对抗。

无独有偶,有幸读到了《动机与激励》一书。

得过且过的打工人生活_过打工得生活人的句子_过打工得生活人是谁

书中提到“精神离职”一词,此词解释,用书中一个比喻形容就是:“坐在办公桌前梦想去夏威夷度假的人既不在办公桌前,也不在夏威夷”。

人的心思处于游离状态。

不止华为,很多职场人士都有此消极状态。工作中,项目开展不想参与,即使参与,什么不想说,不想做,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被动接受安排。

这种方式,无论于员工职场发展,还是企业发展,都很不好。

《动机与激励》一书,作者莱恩哈德,在书中,他介绍了动机与激励本质,解释员工产生精神离职原因,原来与价值观相关。

动机与激励本质

动机是自我驱动,为个人内在所为。简单来说,动机是我们潜意识里存在某种想法,解释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有了想法,具体怎么做,就要靠激励来驱动。

激励相对我们内在想法,它是外部驱动,属外在所为,包括他人行为或作体系运作影响。它们会教我们怎么去做。

简言之,我们要吃饭,要生活,那么必须工作,这是为什么工作原因。

在公司会有一系列激励制度教我们如何去做。比如完成KPI,或者超额完成者,会有加薪或升值、给股权激励,那么我们就会按照工作章程去做事。

这样看起来相得益彰。

我们先抛开人本身不劳而获,就想躺平或摆烂负面生活态度不谈,前面提到的“精神离职”状态貌似就能用相得益彰来解释了,因为工作还是躺平了。

精神离职源于价值观改变

纵观精神离职人们工作模式是这样的:领导交办不可能完成任务,很快同意、避免犯错成了座右铭;生病请假值得“庆祝”;工作心不在焉,缺少进取心和幽默感,得过且过;工作按部就班,准时打卡上班,心里却想着工作以外的事情,包括外面工作和家庭事情。

这可能就是职场中,我们经常提及的“老油条”工作准则和态度。

如此”精神离职“意即公司激励制度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好工作,貌似对对公司绩效主义抗拒,而产生了消极工作态度。

其实“老油条”无可指摘。因为一切缘于现代社会进步后而导致的价值观改变。

公司加薪、升职等外在驱动力激励制度不足以满足我们需求。

换言之,我们已经做不到为金钱和地位而倾尽全力,我们有了更多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特别说的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人心中理解的事业,应该是为自己做事、发挥创造力,创立自己企业,而不仅仅是在公司做一名“螺丝钉”了。

很多人将爱好做为自己职业,相较“不喜欢”让人每天身陷枯燥工作,有更多冲动去做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事业。

这一现状也就可以解释,有些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白天在公司打工无精打采,下班后的兼职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一些全职妈妈在家将互联网工作做得如火如荼,比在职老公挣得还多。

自主性地工作已经成了必需项。无论打工还是创业,做一份符合人生目标,追求对生活有意义的工作成了首选。

所有这些表现,都缘自于我们价值观的改变。我们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东西。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个性趋于多元化,职业也趋于多元化,皆因我们价值观逐渐改变所致。

释放思想,迎合和追求多元化,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过打工得生活人的句子_过打工得生活人是谁_得过且过的打工人生活

得过且过的打工人生活_过打工得生活人的句子_过打工得生活人是谁

得过且过的打工人生活_过打工得生活人的句子_过打工得生活人是谁

@小猪猪1231901我是小猪猪,喜欢读书,和你分享感悟,和一起述说人生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