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时间:2023-10-01 15:06:29 作者:
摘要: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却总是觉得一片空白,想不出究竟留下了些什么;付费参加了一堆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

读了很多书,回想起来,却总是觉得一片空白,想不出究竟留下了些什么;

付费参加了一堆课程,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没过多久却发现都还给了老师;

看文章、听讲座,记了一大堆东西,感觉收获满满,但却一直放着让它们积灰,不知道怎么用起来……

我想,这应该是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愿意学习 —— 甚至相反,我们对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但是,却总是感觉,好像看不到什么效果,起不到什么作用。

久而久之,无非只有两种结果:

要么是沮丧,失去斗志,再也提不起动力和热情去学习,变得困惑、茫然,浑浑噩噩;

要么不断欺骗自己,用徒劳的「读书听课做笔记」,给自己一种「我在进步」的错觉 —— 但实际上,你所学到的东西,正在一点一滴从指缝间流走。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种常见的想法是寄希望于「记忆力」。很多读者经常问我:L先生,为什么你总是能记得那么多东西,你是怎么练成这么强大的记忆力的?

但其实,记忆所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记忆不过是「储存」而已,但要把知识真正用起来,让它切切实实成为你的能力,你需要的是三种能力:联想,建构,迁移。

这些,都不是凭借「记忆」能够实现的。

另一种思路,是把知识储存起来,放在外部工具里,需要时再去阅读和检索。

但后来发现,更大的可能是什么呢?是你勤勤恳恳,保存了几百上千篇文章,然后,你就再也没碰过它们。

更可怕的是,你会有一种「我知道它」的感觉 —— 但这种感觉完全是虚假的。你并没有真的知道,仅仅是「见过」而已。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把知识用起来?

当然当你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想你以后再也不需要为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将给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你只需要照着做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看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再逐一进行说明:

把知识用起来

及时复习

制作自己的「知识卡片

其实产生“学了就忘”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三个原因,解决掉这三个问题可以有效帮助你减少“学了就忘”的情况,这三个原因可不是我随口说说而已,而是经过我的不断试错验证总结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这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一下。

首先就是第一个:把知识用起来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各种信息真的是太多了,我们在碎片化时间去获取这些信息,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做无用功,只不过打发掉碎片化时间而已,因为这样的一个环境会导致大家对知识的学习也存在一个碎片化,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大家虽然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没有把知识给内化掉,你虽然学了,但是这个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属于你的,你只是非常浅的去认识了这个知识,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也就是虽然学了,但是没有把知识真正的去用起来,只有当你把知识真的用起来了,你才会对它有更深的理解,你才会更加懂得它的价值,这样你才会记忆的更加深刻!

所以,学到的知识没有用起来,这是导致你“学了就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及时复习

我一直觉得复习是有效抵抗遗忘的方法,记不住那就多看几遍,不是有很多人都在说吗?记不住是因为你看的少,看的多了你就记住了,这其实并不无道理,所以及时复习对于知识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其实自学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学习是最简单,难的是记忆和运用,你学到了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关键这些知识你是否能够记得,是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用他们,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是学习了新知识,学完然后就放到一边去了,根本没有什么复习可言,时间久了,相当于白学,当初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属于无效时间,这就是无用功了!

所以对于知识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有必要进行及时的复习的,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得有可复习的东西,那是啥呢?其实就是笔记,我是一个方法论患者外加笔记重度使用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还是很对的,所以我强烈建议每个自学的人都要有记笔记的好习惯,这也是我在自学第一大步骤中说的搭建知识框架一定要记笔记的原因,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可复习的东西啊,时间长了,这些笔记就是你的财富啊!

所以一定要记笔记,然后进行知识的及时复习,这个可以有效帮助你抵抗遗忘!

第三:制作自己的「知识卡片」

如何制作自己的「知识卡片」?

我自己是用印象笔记,你也可以用任何其他工具:OneNote,为知,有道……或者,如果你喜欢纸笔,用实体的笔记本会是更好的选择。

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下面这几个方法:

1. 每天一个知识点

知识卡片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每天学到的新知识,不论是书、文章还是课程,都记录下来,做成一张张「卡片」。

通过这种方式,把知识进行外化,转变成「显性知识」。

2. 结构化

在做每一天的「知识卡片」时,如何才能更好地浓缩、提炼,同时拓展它的「触点」,尽可能跟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呢?

不妨按照「结构化」的方式,事先设定好一个框架,用这个框架去思考和剖析它。

我自己设计的结构,是这样的:

3. 升维整合

知识卡片做好了,并不是就放着不管了 —— 你需要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审视,整合起来,进行「升维」。

什么叫升维呢?

两张或多张知识卡片,可能能够组合起来,合并成一张新的卡片,组成一个局部的小网络,重新提炼、浓缩出来 —— 这就是一个升维。

因为我们的视角拔高了,原本的核心信息成了细节,成了另一个新系统的部件。

4. 转化行动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讲过:无论任何知识,最终的方向,一定要转化为行动。

同样,也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完成整个「显式」的过程。

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把卡片转化为行动呢?

一种做法是:每天抽出部分时间检视卡片,并记录随时产生的任何念头,写到待办清单里面,作为一个小任务,安排时间让自己去完成。

奥运知识小卡片怎么做_学新知识做卡片_知识小卡片

END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