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写出40个成语,令人赞叹!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写出40个成语,令人赞叹!

时间:2024-07-24 09:09:33 作者:
摘要:这是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为显摆功业,还有为其婿彰名的私心,大邀宾朋群僚,没想到的是因省父而偶遇此事不知就里的王勃莽里莽撞地援笔而就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竟写出40个成语,令人赞叹!

“南昌有滕王阁,乃一省之徽;犹如北京有天安门,为一国之徽。”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滕王阁在江西版图的地位。说这话的人,已经不知道是谁了,但这句话被人记住了。

一座楼阁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甚至历经千年,经过第二十九次重修,再次崛起于南昌城的赣江东岸,成为一道过客不能不登临的胜景,这座楼阁为何拥有如此魅力?这需要慢慢道来——

如果没有王勃的出场,滕王阁就可能不被外人所知。

励志的千古奇文_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想想这位唐代杰出诗人的人生命运也真够跌宕起伏、曲折多舛的:

六岁能文,被誉为“神童”;九岁著书,指谬名流;十六岁应试及第,那时他是多么风流倜傥、神采飞扬呀。

可因一篇《斗鸡檄》的游戏文字而一贬,因私杀官奴而再贬,最后又因渡南海探父而魂消大海波涛,其时年仅26岁。

美人薄命,英才天妒呀,千年以后,我们还在为大唐诗坛惋惜,为天纵之才感叹!

好在他来过一趟南昌,出席过一次宴饮,泼洒过一回才情,留下了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这个故事,只要稍有文化知识的读书人早就耳熟能详了。

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的千古奇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这是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为显摆功业,还有为其婿彰名的私心,大邀宾朋群僚,没想到的是因省父而偶遇此事不知就里的王勃莽里莽撞地援笔而就,成就了中国辞赋史上的一段佳话。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里是这样描述的: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一开始,阎都督脸上挂不住,借故起身,转入帐后,吩咐下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当王勃开篇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沉吟不语。

当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_励志的千古奇文

一篇旷世之作就这样面对“胜友如云”的惊艳、赞叹,面对滕王阁的庄重典雅、赣江滔滔不息的江水以及南浦云霞和西山烟雨……在江山与众人的瞩目中隆重诞生了。

它来得那么酣畅淋漓,那么风驰电掣,又那么出人意外。

才华人人都想拥有,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如王勃这样手到擒来的高手,并不算多。

我思忖,王勃的《滕王阁序》也不是完全没有酝酿的时间,进入宴会前,他肯定也捕捉到了一定的信息,宴会展开后,又有孟学士在前面表演性地默写自己的序作……这些都给王勃形成腹稿争取了时间。当然,没有足够的才气,是无法援笔而就的。

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_励志的千古奇文

耳畔传来“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歌声,读《滕王阁序》,真正可以做到读千遍而不厌倦。滕王阁不朽,因为有《滕王阁序》的存在而不朽。

今天我们随口而出的一些词语,恰恰就源自《滕王阁序》。王勃骈词俪句的美学魅力,让历代文人为之倾倒。

他制造了一种繁复错落、悠远瑰丽的意境,升华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这些标示江西地理文化的成语,而“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则成为后人励志的常用语,什么“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钟鸣鼎食”、“逸兴遄飞”则成为宾客聚会的美好词汇……

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的千古奇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滕王阁序》中的成语多达40个,除了上面列举的9个之外,还有:

襟江带湖、三江五湖、腾蛟起凤、躬逢其盛;(4个)

飞阁流丹、桂殿兰宫、云销雨霁、水天一色、衡阳雁断,响遏行云、天高地迥、萍水相逢;(8个)

抒发壮志难酬: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达人知命、白首之心、青云之志、涸辙之鲋;(8个)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个)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个)

穷途之哭、一介书生、谢家宝树、好景不常、盛筵难再、临别赠言、登高能赋、潘江陆海、物换星移;(9个)

一篇《滕王阁序》,词汇之丰富,用意之精深,后人应用之广,在历代文人的名篇中并不多见。

如此,《滕王阁序》当仁不让地成为民族语言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王勃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汉语言文学的杰出大师。

千古励志名篇_励志千古绝句最美句子_励志的千古奇文

《滕王阁序》在当时写出来后,像一阵轻风,四处传扬,很快传到高宗皇帝的眼目,他读着读着不禁龙颜大悦,当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拍案叫绝:“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读至最后,一首四韵八句诗,将滔滔才情打了一个漂亮的结: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高宗皇帝连声赞叹:“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赋,还能有如此好诗作结,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

此时,他为当初少年戏耍的斗鸡文逐斥了王勃,感到懊悔不已。高宗朗声问道:“现今,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

一道圣旨,急忙四处查找王勃下落,后来反馈上来的信息说,王勃在南海见父亲的途中,因风浪骤起,掉入大海,幸被船工救起,但因受风寒,不治身亡。

高宗喟然长叹:“可惜,可惜!”

我也不禁慨叹,如果王勃能够再长寿一些,中国文学的篇幅之中一定会有他更多的名篇佳构。可惜,可惜!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