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学好语文)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学好语文)

时间:2024-07-19 17:08:46 作者: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突然“下滑”。有的同学会说:“我在小学成绩挺高,怎么

进入初中以后,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突然“下滑”。有的同学会说:“我在小学成绩挺高,怎么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来了?”有的家长们也会说:“我的孩子小学语文'冒尖”,初中怎么就一般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初中和小学的语文学习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的。

首先,大家要明确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学习上的不同:

小学阶段同学们年龄小,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全凭家长老师督促学习,自学习惯相对较弱;

小学语文知识较为单一,内容简单,而初中语文知识量大,内容丰富复杂,文体多样;

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是在老师指导点拨下以同学们自学为主,同学们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悟 ;要求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所以升入初中后必须有一套合适的学习方法。

可是一提到“语文学习方法”,不少人就会撇嘴,“有什么呀,中国话谁不会说呀!”“有什么方法呀,不就是背吗!”其实,会说中国话并不代表能学好语文。而背诵,只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方法,既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也不是精髓。初一正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应该掌握正确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针对初中语文的特点,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积极的学习态度将会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只有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

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自然而然能将语文学好。

那么初中阶段同学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要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上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课后要求学生背诵的或循环反复练习的较多。进入初中后,从开学的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怎样预习初中语文课文呢?可分二步。

第一步

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一定的符号,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同学教师请教。要必备和主要应学会熟练使用四本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小学低年级)、《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小学高年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初中)。

第二步

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二、要养成认真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课堂。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出自古今中外文学名家之手,我们上课时实际上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结识这些文学名家及其作品。

如何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呢?简言之,要做到“四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

动耳:即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看戏时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上课时也要能听出门道,要抓住要点和重点,要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

动手:上课时要边听边记,画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和疑点,记下老师补充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以便使听课过程系统化和以后的复习。

动脑:即上课时要高度投入,充分调动思维,多思考、多分析、多设疑、多问一问“为什么?”达到专心致志的程度。

动口:就是敢于举手发言。举手发言是与动脑密切相关的,举手之前你已动脑思考了。举手发言益处多多,它使你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能锻炼你的思维、胆识和口才。

三、要养成工整写字的习惯

写字,应写规范字,书写字体端正、美观大方.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抓紧时间利用睡前饭后练好钢笔字,有条件的和有兴趣的同学最好练一练毛笔字。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怎样练好钢笔字呢,很简单,选择你喜欢的字体,买一本字贴。每天临写一两页,坚持一年半载即可。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不仅能使你在中高考中取得高分,更会使你终身受益。

四、要养成多积累的习惯

语文知识可谓浩瀚无边,这就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集腋成裘。怎样积累呢?

多记忆: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要靠平时记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民间故事中四大传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等知识,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忆。

多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诗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极好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诗圣杜甫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也得益其书读得多,背得多。我们除了必须完成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还应主动地去背诵课外的诗文。

勤作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笔记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好方法。平常读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谈,碰到一些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方面的知识和好的词句、对联谚语、名言警句什么的,应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语文知识自然会丰富起来。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叫“七录斋”,是说他每读一篇诗文都要抄录七次,边抄边记,至少抄七遍,直至烂熟于心。另外,也可作一些知识卡片,或用电脑建立个人知识库等方法。

五、要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

人们常说“语文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说学习语文仅靠课本还远远不够,这就要去广泛阅读,多方汲取。广泛阅读课外书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路,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思想,那么读哪些书,怎样去读呢?

我们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外名著上,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元杂剧也应该去广泛涉猎。再次,一些名人传记也值得一读,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名人们是怎样奋斗,怎样同命运抗争的,从而领悟到人生真谛。当代文学可以选读一些“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顺便说一下,武打小说也不是不能读,像金庸、梁羽生的作品是值得一读的,而大部分武打小说文字粗俗、品味低俗、思想庸俗,看这样的书,既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语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还是不看为好。

六、要养成多练笔的习惯

会写文章,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应具有的能力。写好文章,非一日之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文章,你得有东西可写,这就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观察世态万象,也就是说要有素材,要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用一颗细腻的心和用一双明亮的眼,而不只是用笔。母亲欣慰的笑容,父亲宽厚的大手,朋友默默的支持,老师谆谆的教诲,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落叶,一首老歌,都会唤起你的感知,而这些又是那样地稍纵即逝,捕捉他,开掘他,就会流出源源不断的鲜活的素材之源。

七、还要培养认真修改的习惯。

俗话说:“文章不厌千遍改。”自己多修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用心思考,多向老师、家长请教,几遍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作文水平在逐步提高。上了中学,就要把写的事情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

写周记,一周写一则。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最好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这样有真情实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兴趣。以后拿出来看看也很有意思。另外,写作,尤其是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经常可以通过你的周记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这对你的成长会有好处。你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关心你,是为了你好。

多写日记,每天一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不必事事详尽,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长期以往,日积月累,你的素材便会越积越丰富,你的文笔便会越练越流畅。

多作读书笔记。我们在看书读报之时每每有所感悟,深受启迪。这时可将看书的感受述诸文字。这样做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

多写一些自由命题的作文。我们在课堂上写作文大都是按照老师要求作文,有些题目有时使我们感到无话可写,因为自己对题目涉及的内容一无所知,当然无从下笔。所以我们在平时可以多写一些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际灵机一动之时,有感而发,欣然动笔,往往能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细致的过程,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无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学好语文。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爱上语文,学好语文,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一知识学好怎么学_如何学好初一知识_初一学什么知识点

每天准时推送教育干货

【安徽家长交流群】

升学择校、选科指导、志愿填报、政策通知、一对一答疑......

扫码备注“孩子的年级”进群

↓↓ ↓

初一学什么知识点_初一知识学好怎么学_如何学好初一知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