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创建世界首例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
1月24日出版的《国家科学评论》。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研究员与刘真研究员、张洪钧研究员合作,三个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努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成功构建了世界首例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该项成果1月24日在线发表在权威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该成果表明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
新华社发(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
1月23日,在上海松江G60脑智科创基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张洪钧研究员、孙强研究员、刘真研究员(从左至右)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五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2018年11月27日摄)。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保育室拍摄的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猴室拍摄的五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的“父亲”。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猴室拍摄的五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的“父亲”(左下)和其他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张洪钧研究员(右)和团队成员在讨论实验设计。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张洪钧研究员(右二)和团队成员在讨论实验设计。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研究员(左一)、刘真研究员(左二)和团队成员在交流克隆猴近况。
1月22日,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张洪钧研究员和团队成员在讨论实验设计。
相关阅读
-
三个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努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该成果表明中国正式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
-
世界读书日,参与“云上诵读—让诗意充满生活”线上阅读活动,秀出你的“诗词力”!
部门动态列表页...
-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采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正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本文将...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优秀影片发布,4D科幻电影《皮皮的火星梦》首映
8月13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效电影展映开幕式及首映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
-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尿酸高的情况,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大家有多少的了解呢?尿酸高怎么调理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关于这些方面的情况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
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在他的小说《仿生人会遇见电子羊吗?》中,曾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人类与仿生人、仿生动物共存的世界。在那里,自家的宠物即便去世,人们也可以定制一只一模一样的复......
-
研究表明,长期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减盐已成为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控高血压措施,为此,安丘市石埠子镇卫生院组织了一次低盐膳食知识咨询宣传活动。 提高认识...
-
2024年6月5日下午,湖南省科技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松,湖南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科技创新部部长喻泽红等领导,在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驻会秘书长郑哲的陪同下拜访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
国际新闻app哪个好2022 国际新闻app哪个好排行榜推荐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际新闻,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2022年哪款国际新闻APP最好用的推荐! 通过这些国际新闻应用,您可...
-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
-
19世纪的晚清,中国报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低级转译到独立发刊的发展过程。一些后世著名的报纸,诸如《申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等都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