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前复盘 | 先秦文学核心知识点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发布一个系列文章,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古代文学史的知识点,帮助大家做考前复盘。当下阶段,大家可以把精力集中在2个方面:熟悉真题 +回归教材知识点。
真题的解题思路与规律,也需要灵活掌握。我们前断时间发布了古代文学和现当代、外国文学答题模板,会对你的答题大有帮助。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仅仅满足于“拥有”资料,“吃透”和能够活学活用才是目标。
先秦文学概览
中国古代文学,大概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时期。先秦时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体现在它是后来几个阶段的萌芽期。
后来在文学史上出现的诸多文学样式,基本上在先秦时期都能找到它的萌芽。先秦文学的时间大家需要掌握,从上古时期到秦统一中国这段历史时期。在上古时期,我国文学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特定的审美意识。我国文学特定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是它的意义所在。
原始的歌谣和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辉的开端,所谓中国文学最早的形式,就体现在歌谣和神话这两种类型,散文方面最早的是殷墟的甲骨卜词,铜器铭文,还有《周易》中的一些卦爻辞等等。
《诗经》以民歌的形式来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个方面的问题。成为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开端。所以,中国古代文学,后来的现实主义作品基本上都会追溯到《诗经》这个源头。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上就体现为各种散文的勃兴。于是乎,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分之沓来,出现了繁盛的局面。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才能都倾注在诗歌创作的伟大诗人。《离骚》不仅仅激荡着爱国主义的热情,充满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同时,它跟《诗经》共同构成我国先秦文学中并峙的双峰。
先秦文学知识详解
下面咱们进行先秦文学部分的知识点详解。大的方面,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原始歌谣
第一个知识点:文学艺术的起源。说到文学艺术的起源,讨论最早的文学我们一般会注意到人类的口头创作。也就是流传在原始人类(或者说叫先民)当中的一些歌谣和神话故事。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在大家的文学史或文学理论教材上,都详细地列出了具体的观点。最后咱们给的一个结论就是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也就是所谓的“举重劝力”之歌。起源于劳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给了一个文学发生的解释,第二个意思,原始的诗歌跟乐舞这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劳动影响了文学的早期表现形态。
第二个知识点:原始时期的歌谣。有几则大家需要熟悉的原始时期的歌谣,比如说《吴越春秋》里面的《弹歌》,就是描写弹弓的,“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还有《易经》里的一些卦爻辞类型的歌谣,大家做到熟悉就好。从现在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来看,它的形式体现出淳朴自然的风格,内容上多是反映远古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这在一个方面也证明了远古时期歌谣和劳动之间的紧密的关系。通过这些歌谣,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中的一些场面,这些歌谣也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第二章:古代神话
第二个章节是古代神话。讲到神话,先说一下神话的起源。神话,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的一个结论是说,人民用幻想的形式,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势本身,这个观点是非常准确的。神话,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其实也就是人类是怎么来的,包括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第二个,就是英雄神的故事,也就是有一些人,能够战胜种种的自然灾害,比如说大禹治水等等。第三个方面,就是一些异人异物的故事,即奇异的人和事。在这些神话中,能够看出来人类向往能够克服种种自然障碍,从而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反映了人的主观力量对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所起的作用。关于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是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典籍里。古代神话部分,主要的著名篇章,大家需要掌握的,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最起码了解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先民怎样的思想和心态。
第三个知识点是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神话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它是原始时期人类社会意识的一种最初的记录,也是我们人类历史文明的第一页,有非常高的认识价值。能够借此了解到处于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的生存状态。
其次,神话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后代的文学创作,经常性地从神话中汲取营养。
再次,神话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也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世的一些作家和作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对于屈原、陶渊明、李白、李贺、苏轼等等作家,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第三章:《诗经》
第三个章节,是《诗经》。首先要了解它的文献概况,比如说它是记录的什么时期的什么事情,大概有多少篇等。这些基本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然后是《诗经》的分类。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就是各个地方的乐曲,《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用于祭祀场合的一种舞曲。关于《诗经》的结集和流传,大家需要掌握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和删诗说。采诗说,就是所谓“王者”要达到“观风俗,知得失”的目的,所以,派了一些职能人员,去民间搜集一些民歌。献诗说的观点是认为,周代有种献诗的制度,让公卿列士等这些贵族官员还有文士去献诗。贵族官员和文人把自己对政事的批评意见或颂扬之意,通过作诗、献诗的方式表达出来。
再有一种是删诗说。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个观点是靠不住的,所以对它持否定态度。对备考来说,还需要掌握一下为什么删诗说是不正确的、不可靠的。
第二个问题,《诗经》的主要思想内容,这也是诗经部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首先,表现政治方面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一些诗篇,反映了那个时候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反映他们对于统治阶层的不满。比如说《豳风·七月》。其次,有反对徭役的,反对痛苦的诗篇,比如说《豳风·东山》、《齐风·东方未明》等。还有一类反映爱情和婚姻等问题的诗篇,这类内容在《诗经》中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反映爱情中的某些特定心理的,《周南·关雎》、《邶风·静女》等,还有一些表现婚姻中的问题,如《卫风·氓》等。第四类,反映普通人民的劳动生活的,这些劳动的场景,反映了百姓们对生活的热情。
除此之外,还有史诗,史诗就是《大雅》里边的五篇,《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他们记述了周代的始祖,从后稷出世一直到武王灭商这个阶段的许多史迹和传说。史诗内容不独是写实的,还有很多虚构的内容,带有浪漫主义的情调。动用想象,来比较详细地勾画周人的发祥史、创业史、建国史。除了文学价值外,史料的价值也相当大,因为它是探究周代特定时期比较早的历史资料。
第三个问题。《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大概可以分三个小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它的现实主义风格,体现出朴素自然的一种状态。由于《诗经》主要意在反映普通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所以内容决定了它在艺术风格上也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形成淳朴自然的风格。第二个方面,我们可以归纳为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点,朱熹在《诗集传》里有一个准确的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第三个方面,是它在具体的一些句法,章法,词汇,韵律等方面的小的特点。比如说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比如说以四言为主,同时根据内容和表达情感的流动,有时候又有二言到八言这样的。杂言体的形式也比较多。从词汇方面来看,诗歌中运用到了很多的动词、形容词,富有非常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性。
第4个问题:《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它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所以后世作品,凡是在诗歌倾向现实的时候,基本上会不约而同地指向《诗经》这个源头性影响。第二个方面,在《诗经》中,民歌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开始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后世不管是在哪一朝哪一代,基本上都有大量的民歌作品或者主动向民歌学习的文人诗。第三个方面,《诗经》中重要的一些民歌作品,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比如咱们上面提到过的那一些具体的例子,《关雎》、《采薇》等这些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托寓手法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发展而来的。
第四章:散文
第四个章节,是散文部分,我们分两个阶段来讲,第一个阶段,是散文的开端时期,主要是讲的商周这个时代的散文,也就是发展的前期。第二个阶段,是散文发展的后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先来看第一个阶段的作品和成就。
散文开端时期,主要典籍是两部,一部是《尚书》,一部是《周易》。先说一下《周易》,《周易》里面那些卦辞、爻辞比较简短。但是呢,比甲骨卜词来说,它又有比较生动的形象描写,有的时候还能用几个字、一句话这种短句来表现出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哲理。所以,它是我国散文在发展萌芽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再说《尚书》,大家知道它本来的意思,其实就是上古之书。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里面的具体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尚书》中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些官方的文告。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些记言性质的散文。韩愈对它的评价是说佶屈聱牙。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距离我们现在时代比较久远,第二个方面,它表明了我国古代散文一开始就走上了言文不一致的道路,也就是书面表达和口语实际是不一样的。在上述中是体现的书面语的风格,佶屈聱牙,但是在当时的口头语未必是这样的一种语风和话风。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及带来的散文的勃兴。我刚刚说的这句话,体现了一个逻辑关系,也就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导致了散文的兴盛?先讲一下这个问题。在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将近300年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状况。
首先,政治方面的原因,是封建制度开始确立。奴隶主阶级开始没落,奴隶制社会走向了消亡。它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直接的影响就是一些旧的制度、旧的思想、旧的传统开始解体。一些新的社会思潮开始出现,文学艺术方面也对应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个时期,士的阶层开始出现,随着奴隶主阶级的没落,政治和文化的特权逐渐就消失了,官学开始慢慢的被私学开始取代,所以文化教育方面在下层人民当中也普及开来。在这种风气、这种变化的影响下,在庞大的“士”阶层中,诞生出不少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是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去各国游说讲学,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或者是政治主张,并且相互之间进行论战,这就催生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现在常用“九流十家”来概括当时思想的种类繁多。作为思想的沉淀和累积成果,散文方面,也就出现了一个勃兴的状况。我们把这时出现的种类繁多的文章类型,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这两个大类。
我们先来说一下历史散文。
第一部作品:《春秋》。《春秋》非常简单,它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的编年史著作,被尊为五经之一。《春秋》记事比较简洁,但是非常严谨,用词用语讲究“微言大义”。所谓“一字寓褒贬”就是对它这方面的评价。意思是,《左传》虽然说语句没有那么的复杂,但是用语准确,能够表现出历史事件的原貌是怎样的,同时能够在叙事的过程中体现出作者的特定态度。
第二部作品:《左传》。首先要掌握一个名词解释,就是《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从思想上看,《左传》比较重视人民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它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反复证明人民在政权得失的战争胜败中的关键作用。得民心者可以保持国家的兴旺,失去民心则会失位亡身。
同时,《左传》还本着“不隐恶”的态度,对统治阶级的一些残暴进行积极的暴露。在语言方面,就它的文学性来说,《左传》语言精炼传神,同时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是它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对后世的叙事文学,包括小说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作品:《国语》。从史学性和文学性这两个角度来说,《国语》都不如《左传》,但是它的个别篇章可补《左传》史实之确实或不足。语言方面比较浅显,接近于当时的口语。代表性篇章为《邵公谏弭谤》。
第四部作品:《战国策》。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真实地记载了当时往来于各国诸侯间的这些游说之士,他们的纵横捭阖,他们的奇谋异策。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谲诈做了一些客观的暴露,同时记载和歌颂了有一些具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的事迹。从文学上来看,《战国策》文笔比较生动,富于文采。善于叙写人物的故事,行文引人入胜,同时在场面的描写上比较擅长渲染气氛。最后一个特点是,这部作品喜欢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还保留了一些比较优美的寓言故事。
以上谈的,是历史散文部分。下面再来回顾下诸子散文部分。
第一部作品:《论语》。它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作品。同样也是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它记录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表现方面,一些篇章能够通过音容相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最典型的一篇是《侍坐》。
第二部作品:《墨子》。墨子的思想主要是几个: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非乐。认为贪图享受,会废材误事,对普通群众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观点,所以在文学上,《墨子》的文章也是显得文字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它认为过分的修饰是没有现实效用的。
第三部作品:《孟子》。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由此出发,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要实行仁政,主张统治者应该发扬恻隐之心,把人民当作可以引导的对象。因此,他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观点,认识到了民心向背对统治阶层长久统治重要性。就文学表现而言,孟子的思想比较激烈,性格刚烈。由此,他的散文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一种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另外,他在辩驳中往往善设机巧,欲擒故纵,层层追问,步步进逼,让对方理屈词穷。在叙事的文字方面,体现出一种精炼生动、寓意深刻的特点。同时在《孟子》当中也有不少的寓言故事。
第四部作品:《庄子》。《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庄子》文章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对统治阶级不满,以及对非现实生活的追求。在艺术风格方面,体现为浪漫主义的特色。在《庄子》的散文中,几乎是没有哪一些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是完全真实的,它全部是虚构的,通过幻想和想象来达到的。我们把这个特点叫做“寓言十九”。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庄子》的文学性确实是最强的。《庄子》在文学特点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是他的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比如说《逍遥游》,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层出不穷的想象一个接一个。第二是它的文章词汇丰富,同时又运用自如,比如《齐物论》里对声音的描述就这样的。
第五部作品:《荀子》。他的哲学理念认为天行有常,要求制天命而用之,以及人定胜天。与孟子性善论不同的是,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教育和伦理重法的作用,提出要以礼治为主,同时要兼法治。在散文方面,《荀子》是说理透彻的,逻辑严密的。同时,他还有五篇赋体作品。这五篇作品,对汉赋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六部作品:《韩非子》。政治方面,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为了维护君主统治,他兼容法家的法术势三者。认为要把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须三者兼用。从文学表现来看,《韩非子》的作品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政论文,表现出一种严峻峭刻的文风。另一类是他的寓言,以历史故事集表现出来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这是很有文学性的一个特色。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第五章,我们来讲讲屈原和楚辞。
首先大家要理解一下楚辞这个概念。除此,首先,它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一种新诗体的形式。就是以楚声楚语为特色的文体类型,第二层意思就是一部诗集的专称。汉成帝的时候,刘向整理古籍,编了屈原、宋玉,还有汉代人的一些作品,给它起了个名叫《楚辞》。楚辞的产生跟四个方面有关系,第一是跟楚声楚歌的关系,第二是跟民间巫歌的关系,第三是跟楚国民间巫歌的表演形式还有民风民俗的关系,第四是它受到北方黄河流域《诗经》的影响。
先看屈原最重要的作品:《离骚》。《离骚》在艺术成就方面的特点,可以分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屈原在《离骚》里面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纯洁的、伟岸的、爱国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个方面,《离骚》是一篇浪漫主义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由此所迸发出的激情。充分地表现了作者自己对于政治的一种强烈追求和对现实的一种积极反抗,他的鲜明且始终如一的叛逆精神。第三个方面,是他在诗歌语言方面的一些创造,比如说他从《诗经》的四言句式开始,把句子加长、结构扩大,使诗歌的内容容量和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再来看下《九歌》。《九歌》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些观察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歌颂,如《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等;凝聚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愿望,如《湘君》、《湘夫人》等。在《九歌》里还有一篇《国殇》,反映了楚国卫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九歌》虽然题材大量涉及神话,但表达的实际是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
下面说说《九章》。它在内容上跟离骚是基本一致的。但是风格方面,较少采用幻想的或者夸张的手法,主要是采用纪实的这种笔触来写的,直接倾泻奔放的感情。
再来看《天问》。它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长诗,对当时关于自然现象的种种说法提出了怀疑,表现出一种不肯迷信和盲从的态度。
下面一篇是《招魂》。《招魂》据司马迁说是屈原的作品,一般地认为是屈原为楚怀王招魂。比较有特色的是结构和语言方面。结构方面,先写四方之恶,再说楚国之美。劝解魂灵,不要到天地或者四方去,认为最好的地方还是楚国。实际上就是以一种幻想的手法曲折地来表现屈原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祖国的眷恋。《招魂》通过四方的排比铺叙来结构全篇,它的富丽词藻,也对后代的汉赋有比较大的影响。
来看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屈原对文学史的影响。首先,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爱国热情,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坚持,他的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都对后代的作家影响深远,成为他们的爱国与抗争精神的来源。他的爱国诗篇也被众多作家所继承,比如说,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等等都在不断地从屈原的人格及他的作品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另外,就是屈原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首先就是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其次是他的比兴的手法。它的比兴开辟了一种寄情于物的托寓的表现手法。后世所用的比兴,基本上就都是从屈原这里继承过来的手法。再有就是屈原所创造的这种楚辞体实际上直接影响到了赋体的成长,他的这种句式,也为后世的五七言诗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讲完屈原的部分,最后一个小的知识点就是宋玉和他的《九辩》。《九辩》,它的内容是表现了宋玉自己怀才不遇的怨叹和悲愁。这篇文章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它的独特的价值,主要源于它在艺术上的一些独创性,比如说,它不是直抒胸臆的,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创造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意境,从而抒发感情,展示自己的情感。这就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提高了抒情效果。同时,《九辩》在语言上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说它在文词方面比较秀美。它用词丰富细腻,描写景物和抒写自己的心理,曲尽其妙。
———— / END/ ————
冲刺资料&课程推荐
一、(点击图片进入课程介绍)
二、(点击图片进入课程介绍):
三、三科文学史答题模板(点击图片进入资料介绍:)
————/ END / ————
相关阅读
-
先秦文学部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
摘要: 小时候,默默无闻的父亲给了我们遮风避雨的家。 长大后,小有成就的我们如何给父亲挑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合适的,才是宜居的。 父亲,是一个五味杂陈的名字,他太难读懂。...
-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中住着一个古怪的老人。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与惊讶。...
-
记者在今天中宣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
-
东西问 | 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一:刘成:为什么说和平的内涵远远不止“没有战争”?
和平学最初产生于欧美国家,但核心理念源于东方。...
-
摘要: 小时候,默默无闻的父亲给了我们遮风避雨的家。 长大后,小有成就的我们如何给父亲挑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合适的,才是宜居的。 父亲,是一个五味杂陈的名字,他太难读懂。...
-
泾县人民政府网站是由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泾县政府政务新媒体中心承办的市政府门户网站。是泾县政府信息公开和宣传泾县的重要窗口,是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是政府联系公众和企业的桥......
-
辽宁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一生物试题
高中试卷,人教版。共22小题,约2460字。...
-
下面一起来欣赏以下这一份关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广大毕业生前来参考,感谢应届毕业生求职网的ZMR小编为大家整理。 本人自XXXX年进入XX专业就读以来...
-
动物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循规蹈矩的,有时候他们也会做出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期公众号,就由我带领大...
-
内陆城市医疗水平最高的应该是成都,其拥有以华西医院为代表的近20家三甲医院,医疗水平在国内也堪称一流。海滨城市中,海口是房价最低的城市,也是10大退休城市中的最低住房均价。...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