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全球第二,亏损近2亿,“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再冲上市|IPO观察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成立9年,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向“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发起冲刺。近日,越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国泰君安国际、农银国际为联合保荐人。
协作机器人,是指具有可操作性机械臂的机器人。它们可用于共享空间、或人类与机器人近距离操作时,进行直接的人机交互或协作。自2008年丹麦公司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推出全球首款商用协作机器人以来,涌现了一批协作机器人厂商,行业发展迅猛。
2015年前后,国内协作机器人产业正式起步,越疆科技也是成立于这一时期。公司前期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前海股权、中金公司、中国中车等。2022年越疆科技完成D+轮投资后,估值达到35.31亿元。
越疆科技目前已推出4个系列、共27款协作机器人,其产品在3C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规模化落地,客户包括了富士康、比亚迪、丰田汽车、三星、宁德时代等。
从业绩来看,过去3年,越疆科技年营收从2021年的1.74亿元,到2023年提升至2.87亿元,累计录得约7亿人民币。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越疆科技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然而,看似良好的营收情况和表现优异的出货量,却未能给越疆科技带来理想的利润空间,反之亏损持续扩大。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4175.6万元、5247.7万元、1.03亿元,合计亏损近2亿元。
越疆科技2021-2023年经营业绩(图源:官方招股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越疆科技的现金流仅为2.88亿元,关于盈利预期,公司预测短期内可能继续产生亏损。
失血仍在继续,账上资金也不容乐观。前后夹击下,寻求上市俨然成了越疆科技的救命稻草。
连亏三年,多方股东套现离场
对比传统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灵活度高、互动性强、安全性高,在工业、商业、医疗健康、科研教育分部等多个下游领域应用日渐普及。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越疆科技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1.74亿元、2.41亿元、2.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8.3%,营收增长主要由六轴协作机器人贡献。
作为越疆科技的高端产品,六轴协作机器人可用于生产线上下料、材料以及码垛等,适合劳动密集型环境及商业和医疗健康领域。其销量从2021年不足400台,到2023年翻了六倍、达到2374台,占总营收的46.8%。
越疆科技产品线营收占比(图源:官方招股书)
亏损方面,三年亏损分别为4175.6万元、5247.7万元、1.03亿元;越疆科技将其归因于巨额的销售和营销开支以及研发开支。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越疆科技在2021年-2023年的销售和分销开支分别为6360万元、8930万元、1.27亿元,占同年总营收的36.5%、37.0%和44.4%。而公司同期在研发侧的投入为4687.3万元、5205.4万元、7052.7万元,仅占同年总营收的26.9%、21.6%和24.6%。
作为对比,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招股书显示,其2023年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达46%,远高于越疆科技。
期间,越疆科技的六轴协作机器人售价开始连年下滑,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6.59万元/台,到2023年掉到了5.66万元/台,四轴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销量也逐渐呈下滑趋势。
可以看到,巨额的营销开支、不足的研发投入以及产品售价和价格的下滑,已经直接影响到越疆科技的盈利能力。
越疆科技开支对比(图源:官方招股书)
团队背景方面,包括创始人刘培超、联创兼首席科学家郎需林在内,有多名团队核心成员均毕业于山东大学。
自成立以来,越疆科技获得多轮融资,有新的资方加入,期间也有不少股东套现离场。
2018-2022年期间,刘培超、郎需林、吴志文、陈庆良、秦墨有限合伙等股东数次转让公司股份,套现超5000万元。
仅2022年10-12月,就有深创投、红土创客、松禾成长、上海镭厉、共青城山般、珠海同道等资方转让公司股份,套现5280万元。其中,上海镭厉和共青城山般不再持有越疆科技股份。
目前,刘培超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IPO前拥有股东大会31.08%的投票权。
开拓海外市场,加码AI
事实上,这并非越疆科技首次尝试上市。
2023年1月,越疆科技筹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与中金公司订立辅导协议,并向深圳监管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但最终未能成行。
此次转战港交所,越疆科技表示,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同时考虑到港交所能为公司提供获取境外资本及吸收各类境外的国际化平台。
由于海外人力成本高、员工薪资上涨困难,因此,以工厂、仓库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面临着招工难、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企业对机械自动化有极高的替代需求。
相比于内卷的国内市场,产品出海寻求新机会,也成为了机器人公司商业化的必然路径。以协作机器人为例,其部署简单、轻量化、性价比高等特性,在小批量和品类繁多的新业务中,其产线方案的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往往更受客户青睐。
招股书显示,除中国市场外,越疆科技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及亚太地区。
自2021年以来,四大市场的收入均呈现正增长态势,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其中2023年占比达到59.1%,较2021年增长了11%。这主要得益于有效的销售渠道搭建和市场渗透。
同时在2023年,越疆科技也加快了海外业务的大幅扩张,产生了较高的相关销售和营销费用。
越疆科技地区营收占比(图源:官方招股书)
目前,越疆科技的机器人已销售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和财富500强公司。
出货量方面,越疆科技去年在全球协作机器人企业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3.0%,仅次于丹麦公司优傲机器人;截止今年6月,累计售出超过7.2万台,出口量连续6年排名中国第一。
毛利率方面,越疆科技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也显著高于国内。
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五大市场参与者排名(图源:官方招股书)
如今,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2019-2023年期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翻了一倍,从4.66亿美元增长至10.3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2%;预计2028年再翻五倍,有望达到49.5亿美元,前景十分可观。
越疆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2025-2029年,公司还将持续强化海外销售渠道建设,并计划成立3家海外附属公司及扩大海外营销团队。
除了开拓市场,越疆科技也在积极加大技术侧投入。以其协作机器人平台X-Trainer为例,X-Trainer采用模仿学习神经网络+视觉大语言模型,仅训练2小时,就获得了自主刷盘子的能力,对比普遍模型训练时长可节约70%的训练时间。
随着具身智能风口来临,预期AI技术普及将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在更多使用场景中的应用。
但一个现实的情况是,越疆科技没有太多弹药。
根据越疆科技每月平均现金消耗率测算,过去3年月均消耗分别为350万元、1210万元及2060万元。其中,2023年扣除有关资本开支后,过往现金消耗率为1460万元。
如今,越疆科技剩下2.88亿元现金,资金状况难言乐观,假设未来的平均现金消耗率为1460万元,仅能维持约19.7个月财务稳定。公司能否把握住上市的机遇迅速调整,短期内仍是个不小的挑战。
相关阅读
-
出货量全球第二,亏损近2亿,“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再冲上市|IPO观察
出货量方面,越疆科技去年在全球协作机器人企业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3.0%,仅次于丹麦公司优傲机器人;截止今年6月,累计售出超过7.2万台,出口量连续6年排名中国第一。...
-
甘与为鬼怪,肯犹介甫接浮图。从来逆迪分凶吉,於穆昭昭不可诬。——《理欲》在古代封建迷信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都盲目的相信牛鬼蛇神,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带有魔幻色彩的传说。...
-
7月14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在深圳光明区启动建设,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落地深圳。...
-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看淡钱,重身体,爱自己,多休息,看淡,一定的年纪,爱自己...
-
明朝最享福的王爷,下场却最惨,儿子后来还当了南明皇帝...
-
【新闻热点】北京出台措施促进会展业发展;低空经济融资活跃,产业基金加速进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
北京出台措施促进会展业发展;低空经济融资活跃,产业基金加速进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
-
盘点A股天价离婚案:4对夫妻仅1家对半分,疫苗之王235亿创天价
文 | AI财经社 姜弋编 | 鹿鸣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近日,“中国乙肝疫苗龙头企业”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将1...
-
苹果股价一夜之间扭转颓势,创下2022年11月10日以来最大涨幅,达到历史收盘新高。...
-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市值突破1万亿,还有药明康德、韦尔股份、金山办公、恩捷股份、卓胜微、万泰生物、康龙化成等大牛股,中小市值股集中的中证500指数则表现较惨...
-
中国基金报微信:chinafundnews...
-
2018年,硅谷出现了一个新词——“技术抵制”(Techlash,是technology和backlash的混成词),指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主要由...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