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开放暨夏令营活动

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开放暨夏令营活动

时间:2024-07-10 20:03:15 作者: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全球环境变化专业夏令营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开放暨夏令营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全球环境

变化专业

夏令营

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

学科开放暨夏令营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联合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划于2023年7月5-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开放暨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等研究方向的师生学术交流,帮助优秀大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参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科学计划、国家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并与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进行近距离交流。

01

全球环境变化专业

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

全球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 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全球环境变化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为研究主体, 是全球关注并期待有重大突破的关键科学领域, 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部署的重要内容。与我国“五位一体”和建设美丽中国等战略方针,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倡议息息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自2009 年在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全球环境变化专业, 招生专业为“全球环境变化”, 下设全球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模拟、气候变化经济学等研究方向。

本专业培养全球环境变化相关的科研、教学和运用型专业人才。掌握现代全球环境变化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全球变化理论和技术解决环境、气候、生态、资源、灾害、经济评估等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前沿问题。工作(或继续深造)去向主要在气象、海洋、国土资源、环境、保险、评估公司等专业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

02

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将全程线下进行,公共环节酌情进行直播,欢迎来自全国范围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参加了解学科前沿进展。本次活动计划招收营员30人,参加师生互动环节。申请自公布之日开始接受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星期一)17:00时。初步的活动日程参见下表。

日期

简要日程

7月4日下午

注册

7月5日上午

开营仪式

主会场

-- 科学家主旨报告

-- 行业实践家主题报告

-- 学部科研平台介绍

-- 学部研究生招生政策介绍

7月5日下午

学科专业团队介绍

-- 全球环境变化方向

-- 灾害风险科学方向

-- 营员展示

7月6日上午

各专业师生讨论与交流

-- 全球环境变化分会场告

-- 灾害风险科学分会场

7月6日下午

-- 师生自主交流(双向选择环节)

-- 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

7月6日晚上

-- 导师推荐优秀营员名单

7月7日上午

-- 各专业方向第一志愿面试

7月7日下午

-- 各专业方向第二志愿面试、-- 夏令营优秀营员证书发放

-- 结业典礼

-- 闭营及离京

注:表中日程安排可能有后续微调,请以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网站( adrem.bnu.edu.cn/)通知为准

申请条件

1)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研究方向有浓厚研究兴趣、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生态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安全、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经济和金融等专业以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在校三年级本科大学生。

2)品学兼优,外语水平良好。

3)全国“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学生优先。

申请方式

申请人于2023年6月19日17:00时之前登录北京师范大学夏令营申请系统 按系统要求进行报名,通过电子版上传提交,无需邮寄纸质材料,逾期不再接受申请。

1、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需要申请人所在院系领导签字并盖公章)1份;

2、个人简历1份;

3、安全责任书(附件2,需申请人家长知情、同意,签字)一式2份;

4、报名信息采集表1份(附件3);

5、专家推荐信2封,需要2位副教授(含)及以上学术职称专家分别推荐并签字确认(附件4);

6、前两年半成绩单(可自己打印,如有不实后果自负)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如果没有两年半的学习成绩总排名,可提供各学期排名的证明,院系盖章);

7、能够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书、成绩等证明材料1份;

8、获奖证书、学术论文或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如有)。

以上材料请按顺序合成一个PDF文件(命名为:姓名+学校+手机号)上传至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夏令营申请系统-上传材料-其他材料一栏。

材料审核及营员录取

审核和录取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专门委员会负责。营员录取工作将于2023年6月22日左右结束,录取名单将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网站上公布并通知本人(邮件和手机短信方式),录取同学请于2023年6月25日前通过邮件、短信或者电话确认,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入营资格。

活动费用及入营资助

本次夏令营为入选的异地学生提供住宿,为外地营员提供往返硬卧或高铁二等座旅费报销,请报到时提交相关火车票作为报销凭据,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有效银行卡号。

优秀营员评选

夏令营进行优秀营员评选活动。参加营员经由研究生导师推荐参加面试评选;获评优秀营员将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优秀营员证书”。持该证书的同学如获得所在本科毕业院校推免资格,将按工作程序完成招生流程。

其他事宜

1、“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风险科学”暑期夏令营具体活动内容及日程安排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网站( adrem.bnu.edu.cn/)、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后续通知。

2、各专业咨询电话:

010-58808022(黄老师):全球环境变化

010-58805486(陶老师):自然灾害学

3、夏令营主办方不会以任何理由向报名同学收取任何学费或杂费。

4、温馨提示:电话咨询时间建议为工作日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更多相关内容请留意官方网站。

03

全球环境变化专业

招生导师

效存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极地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冰冻圈功能与服务等。

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

韦志刚教授,研究方向:陆气相互作用、气候动力学、地球系统模拟等。

丑洁明教授,研究特色:气候变化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经济学、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与适应、人-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发与运用等。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丁瑞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高影响天气和气候事件(台风与ENSO)的集合预报、天气与气候可预报性、海- 陆- 气相互作用等。

杨静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兴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模拟和预测、大气季节内振荡和次季节预测等。

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赵晓雷教授:研究方向: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加速器质谱测量技术与应用。

段建平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德国洪堡学者。研究方向: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历史气候重建、树木年轮气候学。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

郭彦副教授,研究方向:气候预测/ 预估、气候变化归因等。

郭兰兰副教授,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

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

张通副教授,研究方向:青藏高原山地冰川变化模拟预估、极地冰盖- 冰架- 海洋相互作用模拟预估、陆地冰动力学模式研制等。

全球十大科技灾难之首_全球科技灾害排名_灾害科技排名全球第一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