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恒生电子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恒生电子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3-09-30 03:05:44 作者:
摘要:恒生电子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一)总体经营情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恒生电子2020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等远程协作模式在众多企业中的普及,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金融行业也是如此。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行业的充分共识,同时注册制、资管新规、公募投顾等市场改革继续推进,公司及时跟踪市场变化,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在全体恒生人的努力之下,公司实现了业务持续增长,组织持续成长,在产品、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65%。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执行新收入准则,对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收入和定制软件收入,从原来的完工百分比法调整为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保持持续增长。核心产品如集

中交

易、投资交易、TA、估值、理财销售等继续保持技术水平与客户服务能力领先,基于新一代架构的核心产品也获得客户青睐。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恒生推出了“恒慧投”、“i2”、“O45”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收入结构方面,公司的大

零售

、大资管业务依然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大零售业务的财富中台、理财销售等产品线以及大资管业务的估值、资管运营平台、量化交易终端等产品线均取得了较好增长;在创新业务方面,数据业务、财富资管云等业务收入均取得了不错增长。

在建设一流企业方面,公司对战略规划、流程管理、产品技术、运营、财务等组织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和优化,并通过了新一期的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在价值观方面,公司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核心理念,以超越客户期望作为公司一贯追求的目标。

(二)研发与产品

恒生持续深耕金融IT主要业务领域,推出12大产品品牌:恒生财富管理We6,致力于成为数字化财富管理和募集服务平台;经纪业务UF3.0,一站式经纪业务平台,可支持5万亿-10万亿的行情甚至更大的交易量;资产管理O45,成为资产管理机构投资交易的核心枢纽;机构服务业务i2,定位全球机构服务领航者;合规风控Rtec,致力于成为

金融机构

专业合规风险IT管家;企业金融C9,致力于成为对公金融业务的IT“引擎”;共享业务中台XONE,定位企业级共享业务平台,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核心“能力”共享,为业务快速创新赋能;数据中台iBrain,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体化的数据中台解决方案;恒生技术中台JRES3.0,定位金融机构“数字化商业操作系统”;恒生数据服务产品,可提供一体化金融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恒生

云计算

服务产品,聚焦金融行业生态圈,提供一站式云计算行业解决方案;恒生生态服务产品品牌GTN,恒生云服务平台,主要承担组件订阅分发网络的职责。

技术升级方面,恒生技术品牌Light全新发布,上线了Light云社区,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Light平台,包含了云原生(JRES)、低延时(LDP)、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区块链

等内容,可以全方位满足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诉求,为金融行业打造一个为金融而生的数字化操作系统。

(三)并购与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投资并购的力度,控股并购了安正软件,与公司原有的数据中台业务进行整合,进一步加强在数据治理领域的布局。公司控股了金纳软件,并和公司交易系统相结合,强化在算法交易领域的市场地位。公司还并购了保泰科技,切入保险科技领域。同时,公司的国

际化

战略继续推进落实,与国际领先的Finastr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FusionInvest软件为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后进一步开发适合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和技术架构更匹配的自有知识产权的系统,与公司的投资交易系统实现协同联动,形成投研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公司在投资组合和投资交易整体解决方案上的领先优势。公司继续推进在金融科技生态领域的投资布局,主要侧重在细分技术领域有优势的创业公司,继续投资了道客网络、标贝科技,加强在容器领域和智能

语音技术

领域的布局;投资了同创永益,加强在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域的业务协同。

(四)体系管理

1.客户第一

公司继续坚定践行客户第一价值观。为提升客户满意度与服务体验,公司实行了高管值班机制,值班高管有效的推进了内部管理优化和外部与客户的连接,得到了客户的认可。“U+”在线客户服务APP持续推进,全年新增激活用户超1万个。公司内部推行质量红黑榜考核制度,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

2.组织成长

公司重点形成了行业+产品双轮驱动的新组织架构,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完善了中长期激励体系。此外,公司完成了核心岗位称重,完善任职资格体系,形成岗位分类全景图,增加金融业务序列岗位,培养业务专家,加速干部培养等一系列组织成长优化措施。

3.管理升级

管理体系框架持续迭代成型,引入战略管理训战,调整年度KPI体系。产品实现、销售交付两大主流程启动专项优化项目,人力岗位薪酬持续优化。同时,出色完成疫情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网络和计算环境实现支持全体员工远程办公。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2,645,156.56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1,735,522.48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65%。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过去的2020年是

中国金融

科技发展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凸显了科技的重要性。

1.监管情况与趋势

监管机构着眼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需要在兼顾公平竞争与金融创新的原则下,提升金融服务反哺实体经济的能力。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也有所变化,通过“监管沙盒”继续鼓励创新试点,出台多项新规,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规范创新。

2.金融机构金融科技格局趋势

与国外金融机构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在技术投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以

证券

行业为例,2019年海外Top10投行平均金融科技采购金额为150.7亿元,是国内前10券商平均投入的34.2倍;海外TOP10投行平均金融科技自研投入153.5亿元,是国内前10券商平均投入的61.7倍。随着国内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国内金融机构要与国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必须不断加强金融科技投入。

(注:海外投行Top10以2019年卫报(theGuardian)榜单为准;国内券商Top10以2019年底市值前10为准;数据来源:各机构2019年年报)

金融科技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头部金融机构自研投入持续增加并对外输出金融科技;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在为金融机构提供场景赋能的基础上提供技术赋能;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带来国外金融科技公司。

面对新的竞争格局,恒生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与客户加强

联合

创新,共建创新实验室,实现互利共赢。

3.新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是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机器人

流程自动化(RPA)、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有助于建立安全可信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大数据应用已日渐成熟,是未来三年金融科技中最受关注的技术突破领域。目前,金融机构已能基于大数据对客户画像的精准描述,或通过建立企业知识图谱助力展业。

人工智能(AI)已覆盖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多种金融场景,逐渐从计算智能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演进。

云计算作为金融科技应用的基础设施,已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相较于部分功能或交易的“上云”,金融机构更关键的核心系统功能也逐渐在金融云上部署。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通过RPA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指标监控分析和流程管理,解放人力规避操作风险,降本增效。未来,RPA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如通

过智能交易机器人实现智能定价、交易识别、交易校验和执行的全流程自动化等。

区块链技术将金融场景中的交易信用线上化,通过联盟链建设降低信任成本,加强多方连接和协作,构建更为开放可信的交易生态。目前,区块链技术逐步成熟,但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恒生作为国内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人工智能。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产品迭代和业务落地,共发布24个AI产品。2020年度,AI产品新增签约172家,新增上线135家,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投研拓展较好,其中智能客服领域在头部客户

华泰证券

海通证券

落地上线。

区块链。发布了HSL2.0并落地应用,完成了在供应链金融、Baas、底层链、积分治理、电子证据等5场景中的成功落地,全年签约了12家客户,TPS>10000;在运营方面,范太联盟节点数已经达到5个。

(二)公司发展战略

1、客户第一,质量第一

“客户第一,质量第一”是恒生公司不忘初心,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石。恒生是因为客户的需求创立的,也是随着客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只有让客户满意,产品过硬,恒生才能获得成功。恒生将从战略规划、组织优化、流程体系、团队人员等各方面全面提升产品能力、服务能力、组织能力,把“客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到位,超越客户期望,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2、一体化数智化

公司将持续聚焦于大零售、大资管核心业务领域,保持传统交易优势,推进新一代核心产品上线,并加强投资、投研、PMS、风控;资产配置、财富终端、投顾服务。2021年公司升级组建了新的数风基业委会,把公司所有数据相关业务进行整合,恒生将充分利用核心产品优势大力发展数智化服务,并运用AI技术,持续提升行业生产力。

3、技术领先(Light)

恒生将继续打造统一的Light技术品牌生态,以领先的技术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未来公司将在云原生架构、低延时系统、软硬融合体系、混合云、低码开发、前端微应用体系、信创数据库、大数据实时计算、人工智能RPA、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做持续性投入;公司将持续推进Light技术平台向行业开放,发布完善的技术标准白皮书,并运营开发者生态,打造金融科技第一影响力技术品牌。

4、业务领域拓展——国际化战略与并购

恒生将坚定推进落实国际化战略:

①国际化战略的背后逻辑——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金融机构面临来自国外机构更加激烈的竞争,对媲美国外水平的先进金融科技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恒生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希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产品、收购兼并国外先进金融科技公司等方式,拓展自身的产品种类与业务领域,缩小与国外领先公司的差距,以满足国内客户的更高需求,并将自身优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骤——“引进来”、“走出去”与“买下来”。国际化战略实施的第一步是“引进来”。相比国外金融科技企业,国内企业由于具有后发优势,在技术上并不落后,差距主要在金融业务层面。因国外金融市场起步早,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有了相对更复杂、更完善的金融产品,其背后的金融科技也经历了市场洗礼,具有先进成熟的金融业务逻辑和金融工程模型,这些都是国内企业目前所欠缺的。因此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产品,恒生可以学习掌握相关产品设计的业务逻辑及金融工程模型,同时可以运用领先的技术架构对引进产品进行本土化改造,从而创造出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同时领先对手的金融科技产品。

第二步是“走出去”。把恒生已有的优势产品拓展到发展中国家的证券市场。比如以香港子公司为基础,从东南亚市场入手,通过投资并购手段,将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输出至东南亚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公司境外投资并购、整合的经验,并储备相应人才,为今后进一步国际化拓展打下基础。2021年恒生在东南亚市场进行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布局,迈出了“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最后是“买下来”。即在公司有了一定并购整合能力后,再并购欧美先进金融科技公司,公司一方面可以将业务拓展到国际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把它们的先进产品引入国内,扩展公司的产品线,有助于开拓国内市场的新领域。

③2020年恒生国际化战略成果。报告期内,恒生继续深入推进落实国际化战略,如与

ihsmarkit

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恒迈

神州

,为一级市场债券发行提供簿记和网络服务。报告期内恒迈神州与

中信证券

和中债登一起完成了

山西

省地方政府债券的涉外发行,同时完成了多项境内债券的发行簿记工作。另外,恒生与国际领先的Finastra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FusionInvest软件为基础,通过消化吸收后进一步开发适合国内金融机构、业务和技术架构更匹配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与公司的投资交易系统实现协同联动,形成投研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公司在投资组合和投资交易整体解决方案上的领先优势。

加强并购。公司将继续在市场上寻找优质标的,加强并购力度,以保持公司在原有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帮助公司进入新业务领域。

5、双一流企业

恒生要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建设一流团队,建设一流组织。公司将推进L2C、IPD两大核心流程优化,大力引进培养一流人才,提升员工薪酬水平,通过“选、育、用、留”建设一流人才团队。2021年公司将落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优化子公司持股计划,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

(三)经营计划

根据公司新的战略规划以及组织架构调整,以及结合对2021年市场以及监管政策的展望,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约为5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公司2021年人员成本费用预算约为4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面对的主要风险为政策与监管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金融监管政策一方面对公司客户的业务开展产生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司的客户需求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公司对创新产品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影响公司战略制定和执行。公司对于政策和监管风险的应对措施为“拥抱监管,稳妥创新”,注重合规建设,严格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方面,公司主要面临诸如

互联网金融

科技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等行业新主体的竞争,特别是对于优秀金融科技人才的争夺可能对公司人力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员工的薪酬水平、制定有力的绩效奖励体系以及建立公司多层次的中长期激励体系等。

技术风险方面,由于新兴技术的潮流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需要公司紧跟技术潮流,在研发上保持一定强度,否则可能导致公司在技术上落后的局面。公司应对措施包括积极跟进前沿技术、完善研发体系和团队、开展各项新技术的培训工作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产品技术领先。公司的目标是成为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建立和运营行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目前,公司的产品在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公司在证券行业的核心交易系统、基金等买方行业的投资管理系统、

银行

业的

综合

理财系统以及相关领域TA系统等都受到客户青睐。这些优势使公司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并拥有更良好的边际收益。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比如通过收购兼并、成立合资公司等进入债券市场发行网络、保险核心系统等业务领域,完善数据业务,使得公司能够短时间内确立新业务的技术领先地位。近几年来公司正在迅速追赶、不断拉近与国际领先的金融科技巨头公司的差距,在IDCFintechRankings100排名中,公司排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排名为40位。

品牌影响力强。金融科技行业本身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对于行业内新进入的竞争者,公司拥有20多年的持续经营经验,获得了对客户业务的认知以及积累了能提供全面、复杂的客户服务能力,使得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用户黏度较高,而金融机构的需求属性(稳定、安全、长期优质的服务)又使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行业领先公司的产品与服务。2020年公司继续践行“客户第一”的价值观,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己任,继续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创新能力出众。公司不断充实行业尖端人才,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产品体系和团队,目前公司拥有硕士以上(含博士)学历的员工有993多人。公司2020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总计14.9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35.85%。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74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59.03%。公司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保证了恒生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全球科技格局_全球科技格局之变心得体会_世界科技格局力量是什么样

世界科技格局力量是什么样_全球科技格局之变心得体会_全球科技格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