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网站(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网站(点击进入)
本世纪,对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已从上世纪的感染性疾病逐渐演变为慢性和衰老性疾病。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段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已显得无能为力。以干细胞移植为代表的再生医学治疗,可对结构受损的组织和器官进行修复,恢复其正常功能,因而有望成为攻克人类主要疾患(包括如心脑血管类疾患、代谢障碍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全新性治疗手段。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定向演变成不同的功能细胞、组织甚至器官,是损伤或衰竭器官修复的理想细胞源。围绕干细胞基础研究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008年12月在广州获批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实验室主任是在国内较早开展胚胎干细胞基础理论研究的裴端卿博士,自从2007年在国内率先建立iPS技术以来,他已经在国际著名期刊如Cell Stem Cell,Nature Genetics,Nature Methods,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上发表多篇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干细胞相关论文,快速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及较为完善的研究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已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目前该实验室已形成3大研究方向:细胞命运调控基础研究、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细胞制备与再生医学应用研究。现有固定人员160人,包括26名研究员、18名副研究员、3名高级工程师。高层次人才中包含国家人才计划4人,国家“杰青”3人,海外“杰青”1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2人,国家“优青”4人,中科院人才计划11人,广东省南粤百杰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杰青”6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5人等。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承担纵向科研任务共500项,实到总经费达9.59亿元;共发表期刊论文488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Cell、Nature,以及影响因子10.0以上的CNS子刊上的研究性论文共有36篇。申请发明专利248项(其中国际申请4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6项(其中国际授权13项),PCT申请受理22项。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EMT-MET的细胞命运调控)和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集体”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团队”获得南粤创新奖。实验室在2015年中科院重点实验室评估考核中获得A等级,成为获A等级的7家生命领域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在十多年的运行期间,在多能干细胞(iPSC)的诱导、细胞命运调控机理、猪动物模型、功能性免疫细胞及神经细胞的获得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国际认可的原创性贡献。建立了以维生素C为关键成分的多能干细胞诱导体系,阐明维生素C提高诱导效率的机理;发现多个iPSC重编程过程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发现了多能干细胞诱导过程中细胞EMT/MET偶联发生的现象,阐明EMT/MET对多能干细胞形成的作用和机制;建立人尿源上皮细胞的iPSC诱导体系及将人尿源细胞直接诱导转化为神经干细胞;发现重编程中细胞重塑的关键作用和调节机制;阐明了c-Jun与干细胞多能性互不相容的机理,提出了全新的重编程因子组合;首次揭示RNA结合蛋白DDX5在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作用;揭示细胞命运变化中染色质开关规律;首次通过体内重编程将B细胞直接转化为有生理功能的T细胞;开发RICK技术首次分离RNA结合蛋白;发现了重编程障碍关键因子NCoR/SMRT;实现化学方法高效诱导多能干细胞;发现iPSC重编程中“线粒体炫”及其通过Tet2来调控DNA甲基化,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PTP)开放通过alpha-酮戊二酸来调控H3K9me2与H3K27me3等表观遗传的核质互作新模式;在猪大动物模型平台建设方面,截止2018年,已成功培育70余种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修饰猪模型,数量居世界首位,其成果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其它研究成果包括,与外单位合作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揭示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全胚层时空分子谱系等。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多项原创性成果,使得实验室在国际、国内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已达到国际并行、国内领先的水平。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科院序列的粤港联合实验室两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香港大学粤港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依托建设的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成为广东首批省实验室之一(2017),依托单位落户香港建设“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医疗科技创新平台”。在国内的干细胞研究工作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通过举办iPS技术培训班,组织每年一度的“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推动了中国干细胞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
-
让乡亲收获更多幸福感,海南这三位村支书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点击查看...
-
刻板印象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合理的偏见,由于人们缺乏足够的信息或经验,而对一个事物或群体,过度地简化或一概而论。刻板印象具有普遍性,出现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等不同方面。...
-
从负债30W到月入10W,我是如何通过知识付费,实现翻身逆袭的?
一、我的故事曾经的我,因为创业的失败,把所有的积蓄,包括贷款,一共背负了30多万的巨额债务,那段日子,每天都像...
-
我是佳汇,一个5年互联网创业者,坚守正道,深信因果,始终以利他思维拓展商业版图。\x0d\x0a00后小伙一路屡经风雨,从打工仔蜕变到项目大佬创造过年入百万的辉煌...
-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分类及常见热值汇总...
-
在生态系统中,个体的生老病死、新物种的产生和已有物种的灭绝,都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现在物种灭绝的速率已经是正常背景下的1000倍。...
-
基岩山地,逢沟必断?!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专题训练5:地球的圈层结构!
【解析】7.溶洞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A错;地幔位于平均厚度17km的地壳之下,B错;经度1度的距离为111千米左右...
-
金斯瑞蓬勃生物祝贺IMBiologics双抗项目IMB-101获FDA临床试验批准
近期,金斯瑞蓬勃生物的合作伙伴IMBiologics宣布其创新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项目(IMB-101)获得FDA 的临床试验批准。在此项目中,金斯瑞蓬勃生物负责CMC开发...
-
蓝晓科技(300487):蓝晓科技系列深度之三:固相合成载体空间广阔
蓝晓科技(300487):蓝晓科技系列深度之三:固相合成载体空间广阔...
-
地表由表及里可分为哪三层地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具体内容如下:1、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最薄的一层,位于地表下5-70公里之间。地壳由岩石、矿物质和其他天然材料组......
-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要站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高度,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科学研究...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