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非凡十年·科技创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23位 R&D经费投入十年增长1.7倍

非凡十年·科技创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23位 R&D经费投入十年增长1.7倍

时间:2024-07-04 05:04:05 作者:
摘要:每经记者:李可愚    每经编辑:陈星这是中国科技创新不凡的十年。从神舟问天到中国天眼,再到5G、高铁飞速发展……我国各领域产出了一项项亮眼的创新成果,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国国际竞争力在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领先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SDG)指数为72.1,在全球居57位,比2017年上升14位。

创新对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也在增强。

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为146380元/人,比2012年提高80.3%,年均提高6.8%,高于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

图片

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三新”经济增加值197270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25%,比2016年提高1.88个百分点。

图片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提高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这十年来,不仅是经济增速取得了较高的水平,在推动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重要力量,R&D经费投入增速近年来保持在两位数,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各类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社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各类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

2021年,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215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76.9%。企业创新活动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扎实推进。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比达38.3%,比2012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82.5万项,增长1.9倍。

图片

企业越发重视科技研发

国家高度重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各类企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应运而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2021全球独角兽榜》显示,2021年我国拥有“独角兽企业”301家,比上年增加74家。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瞪羚企业”“猎豹企业”分别有171家、222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1家、96家。

中小创新企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生力军。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小微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从2015年的36.4提高到2020年的46.1。

今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提出,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码为科技创新增添活力,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心与信心,将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

“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相信该项减税政策将发挥更大的效应,发挥税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李旭红说。

数据显示,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享受范围和减免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享受减免税金额2829亿元,是2012年的9倍,有效激发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等10项创新支持政策的认可度平均达到82.9%,比2016年提高17.0个百分点。

图片

企业对创新支持政策的认可度超过80%

2021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2012年的3.6倍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这些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817亿元,是2012年的3.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5.4%,增速比同时期全社会R&D经费快3.7个百分点;基础研究占R&D经费比重为6.5%,比2012年提高1.66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围绕量子科学、空间科学、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领域集中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

除了基础研究,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也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自主知识产权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是合作和谈判的筹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近年来,知识产权成果量增质升。2021年,我国专利授权数460.1万件,比2012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5.5%;截至2021年末,有效专利数量达1542.1万件,比2012年末增长3.4倍。

图片

我国专利授权数倍增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末,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比2016年末增加4.5件。知识产权运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显现。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2.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1.97%,比2018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曾表示,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应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制图数据均来源于:同花顺iFinD、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