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需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2015浦江创新论坛刮起头脑风暴
万钢:未来中国将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场的作用
屠光绍: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余永定: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重要变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的增长动力在于创新
⊙记者 宋薇萍 ○编辑 枫林
投资、出口、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投资、出口增长乏力之际,创新被寄予了厚望。不过,当下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各个地方又将如何开展创新?27日由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浦江创新论坛”上,一场关于创新的头脑风暴在黄浦江畔刮起……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作主旨演讲时直言,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产业升级能否顺利推进,结构转型能否成功实现,综合实力能否持续提升,关键是看能否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
为了迎接这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新机制,建设各类创新主体系统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创新体系。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万钢指出了方向与空间。
内外专家共识:创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两大特点,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的10%左右下降到了7%左右的中高速水平,第二个就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发生重要变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的增长动力在于创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上述论坛中如是表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mund Phelps也直言,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现代化创新,才能避开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现行的包括发展服务业、重塑行业架构的改革都不足以完成这个使命。
其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是目前中国从政界到学界、企业界都高度统一的认识。
万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
来自一线的数据显示了创新的生命力。在中国整体经济面对下行压力下,高新技术产业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同比增速12.2%,201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12.5%;此外,高新区发展也逆势上扬,目前注册企业已经超过76万家,今年1-8月份新增注册企业达到16.6万家。
科技部数据还显示,201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了13000亿,占GDP的2.09%,其中企业支出占了76%以上。中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77亿,比上年增长14.8%,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总量超过115家,工业增加值、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新产品数量和利税等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不过,与美日等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还存在差距。比如说,近十年间美国全社会的研发支出为37600多亿美元,是中国同期支出的4.7倍。万钢指出,无论从投入总量还是长期积累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要想突破差距,就需要加速改革,用改革促进发展。
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mund Phelps在上述论坛中亮出了他的“创新的黄金准则”观点,即怎样才能在经济体里形成创新的主导经济体。鉴于中国的国情与实践,Edmund Phelps指出,中国当下需要处理好万众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中国需要依赖大众的力量产生大量的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展开放式创新和构建创新网络,实现高价值创新。他呼吁中国企业彼此之间加强合作,甚至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为了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已在进行着相关机制体制方面的改革。万钢表示,未来中国将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场的作用,构建统筹配置资源的新举措,建设各类投资主体互动,创新发展高效资源,完善创新的政策体系,保护法律制度,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的成果即将落地。万钢透露,今年是实施改革的第一年,科技部改变了项目形成机制,面向各行业和地方征求了2600多个立项建议,并进行了战略咨询和综合评比,合理配置资源。目前62个重点任务聚焦了“中国制造2025”、能源制造、“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互联网+”各项国家战略。“新的项目即将向社会公布,同时征求申报和评审。”
跳开本土看全球,中国坚持的是一条“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路径。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目前中国和全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07个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与此同时,中国还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签订了合作机制,启动了南亚、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等。
地方在行动
根据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将分阶段有序推进全球科技创新战略,力争到202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和经济合作。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27日在上述论坛中表示,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需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顺势创新者胜。屠光绍表示,未来上海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将努力建设成为综合性、开放性的金融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策源地之一。
除了上海,其他地方也在积极对接。如江苏常州的中以常州创新园项目,作为中国与以色列两国政府第一个创新示范园区,标志着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实现重大突破。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科技 | 华为在光谷向全球首发!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810”来了
6月21日,华为在光谷向全球发布全新的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810”,这是首款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人工智能手机芯片。...
-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中国金融业。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称“规划”)...
-
5月29日,2023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简称“智库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临展区隆重召开。智库论坛是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
-
新冠疫情爆发也有三年多时间了,众多行业因为疫情受到影响。而很多因为疫情失业在家的民众也都想要自己做点小生意赚钱。那么,疫情在家赚钱的十种方法是什么呢?...
-
学生每天赚取100元的软件是一部手机赚钱软件。用户只需要每天花费少量时间来通过该软件执行奖励任务或兼职...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7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香港继续排名前列,保持全球创新优势。...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