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时间:2024-06-28 09:08:42 作者:
摘要:奇文共欣赏。

最近在“上海中考”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奇文,故复制了全文给朋友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中本?不,复附

本人坐标位于全球奇都021的百年杨浦

这是个很神奇的区啊人人都说杨浦拉了 拉了 中考不好

可我一看 唯独杨浦特立独行 物理化学各100 出的神仙题目 物理想到起飞 化学疯狂写字与计算出了成绩让我起飞物理80 化学76

“x班物理平均90身处尾部公办的我受到了打击“考中本吧?”我考虑一下”中本?看了ming老师的话 我认为 再累 不该躺平 至少进个八大 然后九八五吧?

人不该活的颓废。

如果躺平 那和尸体有何区别?

平时的偷懒一模自刷 成为了拖死数学 化学的船锚数学102语文103 绝对垫底

本作本的作文无敌 现改的作文偏题 就我干的出来吧?数学证明不写过程?小张牛的不管了 一模还是要做的先把22一模作文 再做21 1 2模 最怕的英语 语文作文写起来公办小张 绝不躺平!

扔掉手机 早睡早起 刷题第一!

自赋诗一首

扔掉手机吧太多的题目等你来刷!

不愿到来的过年已经过去桌上题目还有大半?

面对“普信”的侮辱

能否坐得住?

我很自信 但决不普通!

复旦附中 非你不考

手机垃圾 一模奋战

杨浦yyds 不再hesitate所谓的状态不好嘛 没人陪 不过是弱者逃避事实学习的理由罢了呢

对此,我的一位朋友写下了她的赏析,并表达了她的看法:

这是第一篇我看了忍不住想骂的上海中考文学,这篇文章之于我的意义就是警示我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

真的很好笑,等我写完化学以后来赏析一下这篇美文。

开门见山,我的这位同学说“能不能不要把断句称为诗,尤其是这种对人类文明为时过早的断句。”,我回复了她:“这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叫回车体。”,她说“胡学渣,回车主义文学运动的开创者以及急先锋,这个名字请大家记住,以后文学理论要考的。”

一番揶揄过后,接下来,她对全文进行了赏析——

开章明义,这个作者是个取标题的鬼才,中本和复附反差鲜明,作者以中本之烂反衬复附之好,以中本之分数线低反衬复附之分数线高,短句语势强烈并且铿锵,一个问号表示了世人对他的否定,而干脆有力的“不”字则体现了作者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他的夜路的豪情壮志。

人人都说杨浦拉了,拉了,请各位注意,这里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得人人一声更比一声低一叹更比一叹哀的语气跃然纸上,更体现了人们对杨浦的不满,反映了杨浦的拉。

但是作者一看,却和“人人”的观点不一样,他逆着时代的洪流向前走,这才是人中豪杰,这才是复附风貌,这才是王侯将相,这才是青史留名,有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风貌。

物理想到起飞,这样的夸张手法我们屡见不鲜,但是作者的风骨却使得这个用烂了的夸张不显庸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庸俗比喻,而作者予其新生,不可谓不是妙笔神来。

高端的思想往往无法让我等俗人通过语言理解,“出了成绩让我起飞”一句便是最好的诠释,作者通过对语素的排列组合,成功做到了让我们不知所云,但是我们却可以管中窥豹的感觉到作者无边无际的懊恼,这样的意识流写法是尤利西斯式的。

身处尾部公办的作者受到了打击,这句话以白描手法简明扼要地体现了作者是何其的沮丧,大音希声,大巧不工,美妙的艺术其实就藏在朴素的文字中。

作者认为他“至少要考一个八大,并且进入一个985”,这样对于常人来说极高的要求对于作者来说却仅仅是底线,侧面反映了作者极高的自我要求,以及作者的天赋异禀和傲骨铮铮。

作者说,“如果躺平,那和尸体有什么区别?”以一个有力的反问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青少年躺平现象的坚决否定,著名教育学家崔红霞有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依然活着,芸芸众生是前者,而作者是后者!王尔德说,别人生存,而他生活,我认为作者比王尔德本人更配得上这句话。

作者将偷懒比做拖垮他的船锚,这里暗藏了另一个比喻,就是作者是一艘启航的巨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偷懒这一负担的沉重,以及作者理想之宏大,虽然我们不知道船锚之于巨轮究竟沉重在哪里,但是依然要叹服于作者的想象力,瑰丽雄奇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这边夹叙夹议夹说,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作者一模分数之拉。

经过我这位朋友的一系列精彩分析,我想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本作文的作文无敌,现改的作文偏题,作者首先在这里使用了一个通假字,这个字是其他的作家通所未通的,要不然怎么说作者是急先锋呢?读作者这样的上流人士的文章就需要有门槛,孔子为什么需要学生给他交腊肉?难道是因为孔子缺肉嘛?不是,而是给学生设立了一个门槛,我们怎么能说作者没有孔子的风貌?并且这句话还押上了韵,极富音韵美,中文博大精深在哪里?就在这样见微知著的地方!作者说自己无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就是作者立于群峰之巅的潇洒,我等鼠辈学不来,李白看了都得把谪仙人的名号让出来,但是作者的自我认知却又是清晰的,他明确的认识到了无敌的自己依然有微不足道的缺陷,即偏题,和前文相呼应,又一次体现了作者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我干的出来吧?”这里又一次反问了,这一点很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能够分析出来——舍我其谁的傲骨!这一点很重要,是全文的中心!

之后经过小编的催稿,朋友又对文末的现代文“诗歌”进行了一些见解的表达。

作者在正文最后选择由第一人称转向第三人称,自称自己为公办小张,这公办两个字是暗藏玄机的,这里强调作者是身处鄙视链的底端、中考的逆境的!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的小张居然还是这么的积极向上,这里又一次和王尔德异曲同工,他生活在阴沟里,但是他依旧仰望星空!

这个标语,四字一组,铿锵有力,充满着积极的正能量,让我不禁想起了教员留下的万古名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伟人总是出奇的相似。

接下来来分析一下这首极具先锋色彩的回车体诗歌。

“扔掉手机吧!”作者由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吁开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太多的题目等你来刷!作者这样的热心人,怎么忍心辜负那些对他的临幸殷殷期盼的题目呢!不愿到来的过年已经过去,这句话蕴藏着作者深刻的唯物主义思想:即使是作者这样的人中龙凤的意志,也不能改变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作者是多么的谦卑啊!

“桌上的题目还有大半”,这里作者使用了一个问号,众所周知,作者是正确的,因此这一点又一次显得耐人寻味,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三分惊讶,三分讥诮与四分漫不经心。作者又一次进行了一个反问!面对普信的侮辱!能否坐得住!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拷问作者,同样是在拷问屏幕前的所有人,而作者只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代表,即使他是这么天赋异禀,他依然不愿意脱离人民大众,为作者的忧国忧民鼓掌!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很自信,但绝不普通!这一点,同学们,我们也已经分析了很多次了,同样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清晰的自我意识!

作者再一次强调了他的梦中情校:复旦附中,非你不考!虽千万人,吾往矣!作者接着又说,手机垃圾,一模奋战!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于玩物丧志的过去的自己以及到现在依然没有幡然醒悟的世人们的叹惋!虽然作者的一模已经考完了,但是作者依然要一模奋战,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里爬起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没有了作者这样的人才,谁来建设新中国!

接着作者展现了过人的英文功底:杨浦yyds,不再hesitate!这不禁让我想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样是这样一个中西结合的写法,秋天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而杨浦是上海中最好也没有的yyds,这里作者又表现了对于故土的深沉的热爱,即使人人都说杨浦拉了,他依然孤独而执拗地坚守着,只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而没有一个读者会不相信,杨浦将会因他而重现荣光!他就是21世纪陆必行,淤泥之中的星星!

而最后一句,作者轻描淡写地点明了自己的困境无非是逃避而至,最后一个轻轻的“呢”字仿佛是一声叹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些残酷的黑暗的每一个午夜梦回的时候让作者辗转反侧的,都终究会过去,都终究会被克服。

这不禁的让我想起了好像是南方周末的一句被用烂了的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是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让我们一起祝这篇奇文的作者中考成功。

点击原文,即可在“上海中考”公众号平台阅读这篇奇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