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

时间:2024-06-09 19:03:51 作者:
摘要: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起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2.下列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物种代替了另一个物种

C.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

D.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

3.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某 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4.下列有关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也象植物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B.初级演替一般都比次级演替进行得快

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D.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是原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5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人类活动对 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

C. 人 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进程发生演替

D. 人类活动远 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6.(多选)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

A.种内斗争的加剧

B.生态位的分化

C.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增加

D.群落中个体数量的增加

7.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某岛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地厚达60m,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一年之后,地面上稀稀疏疏长出了草,人们还在地中找到了一个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 0 2种动物生活于这块新的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种增 加到621个,1934年增加到880个。在此期间植物也逐渐繁茂起来,已经出现了一个小的树林了。

上述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哪一类型的演替?说出你判断的理 由。

8.下图是美国一个淡水池塘的群落演替过程。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淡水池塘群落的演替的过程是怎样的?

群落的这一演替方式属于哪一类型?

答案:

1. A 2.B 3. A 4.B 5.C 6.ABCD7. 原生演替,因为火山爆发,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8.(1)湖泊中首先出现的是浮游植物和动物等水面植物,接着出现一些浮叶植物等水边植物,这些植物死后沉入水底,加上湖岸冲刷下来的矿物质颗粒,日积月累使湖底逐渐 升高,湖水逐渐变浅。湖底上升之后,湖泊变成高低不平的沼泽,于是各种 耐湿的草本植物生长出来,接着灌木、乔木陆续长出。(2)次生演替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生物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群落的演替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一. 选择题

1.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

A. 果树的修芽剪枝 B. 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枝叶

C. 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 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摘心打顶

2. 用100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

B. 此浓度只对双子叶杂草起作用

C. 小麦和双子叶杂草对此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D. 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有抑制作用

3.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 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偻病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4. 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综合作用的是

A. 传出神经 B. 感受器 C. 效应器 D. 神经中枢

5. 与植物体内的类固醇属于同类物质的是

A. 纤维素 B. 胰岛素 C. 叶绿素 D. 性激素

6. 扦插时,保留幼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幼芽和幼叶

A. 能迅速生长 B.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 能产生生长素 D. 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7. 将4株长势相似并具有顶芽的健壮植物,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

A.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琼脂小块

B.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C.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

D.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8. 甲亢病人情绪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

A. 促进新陈代谢 B.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促进生长发育 D. 压迫神经

9 . 吃糖1h 后,与开始时相比,在下列血管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A. a血管的胰蛋白酶 B. a血管的胰淀粉酶

C. b血管的胰岛素 D. b血管的胰高血糖素

10. 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 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

C.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 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11. 在方形暗箱内罩有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个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转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12.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该过程的高级中枢 是

A. 语言中枢 B. 身体感觉中枢 C. 身体运动中枢 D. 以上3项都是

13.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14.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媒介是

A. 酶 B. 激素 C. 带电离子 D. 递质

15. 神经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特点和条件分别是

①单向传递 ②双向传递 ③有突触小体 ④有蛋白质载体

⑤由ATP提供能量 ⑥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⑦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

A. ①④⑤⑦ B. ①③④⑦ C. 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⑤⑥

16.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调节人体高级神经活 动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②调节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是脑和脊髓

③语言中枢是人体大脑皮层中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

A. ①③ B. ② C. ①② D. ②③

17.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 a、b处 B. a、b、c处 C. b、c、d 、e处 D. a、b、c、d、e处

18. (多选)下图为突触结构模 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19. (多选)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 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D.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

20. (多选)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 ,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组别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 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二、非选择题

21.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回答:

⑴甲 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将 ,这一现象说明 。

⑵图乙中,胚芽鞘D能否发生C的现象? 。

⑶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只能是 ,运输方式是 。

22. 下图为某种反射示意图,请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⑴电激(即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电激B,结果A有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 ,E是 。突触的结构由 构成。

⑵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

⑶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试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b.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

结果和结论: 。

⑷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 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选填单向或双向)的,决定这一传导特 点的主要原因是 。

23. 下图1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2是图1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⑴图1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 。

⑵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 。

⑶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

⑷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当⑤结构受到刺激后,由于对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 。

24.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据图回答:

⑴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 的活性而实现的。

⑵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 作用。

⑶遗传上的矮生性状通常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使植物体缺少合成赤霉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 的方法使植株明显增高,但常表现出叶色偏黄,可通过增施 肥解决。

25.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写出下列标号的名称:① ,④ 。

⑵反应阶段为 (填字母),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 。

⑶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 ,形成大量的 ,产生更强的 。

26.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

⑵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

答案

选择题:

1~5 BCCDD 6~10 CABDC

11~15 BDADD 16~17 AC

18、 AC 19、BCD 20、BCD

非选择题:

21. ⑴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由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⑵不能

⑶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主动运输

22. ⑴效应器 感受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⑵EDCBA

⑶a.方法步骤: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 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方法步骤: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两 次试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如第二次观测的①处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⑷单向 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23. ⑴突触 ⑵神经递质 ⑶双层磷脂分

⑷外正内负 钠离子 兴奋或抑制

24. ⑴抑制 酶 ⑵协同 ⑶赤霉素 氮

25. ⑴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

⑵E、F、G、H 球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⑶增殖、分化 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 特异性免疫

26. 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⑵皮肤 皮肤排汗

⑶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⑷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生物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