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后疫情时代的美股科技趋势投资指南

后疫情时代的美股科技趋势投资指南

时间:2024-06-01 10:06:54 作者:
摘要:2020可能就是科技“大停滞”的分水岭

就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所说,人类历史被永久性的切割成了 “前新冠”(Before Corona, BC)时代和 “后新冠”(After Corona, AC)时代。Nasdaq 指数从去年三月的最低点,用时不到一年就反弹到了新高,指数几乎上涨一倍,做为全球科技公司的晴雨表,除了美联储无限 QE 和股民的热情之外,这里面一定还有其它的因素在驱动科技公司的利润上涨,当我们二十年后再来回顾 2020 的时候,这可能就是科技“大停滞”的分水岭。

本文作为“”的续篇,从技术融合带来的颠覆、疫情驱动的科技加速,以及如何重构投资组合来应对趋势的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全文一共 130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30 分钟。

一、“大停滞”结束了吗?

本以为我们能遨游太空,但我们却只得到了 facebook!

十年前,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 GMU)的经济学教授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泰勒·科文(Tyler Cowen)出过一本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书《大停滞》。他在书里悲观的提到未来的二十年,我们的科技都将处于停滞状态。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01:过去两百年技术创新的经济的影响图

如果你从上世纪初年代穿越到七十年代,你会发现科技和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经历了电气化和汽车普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如果你从 1970 年穿越到现在,发达国家人民的衣食住行,医疗和教育,一切跟七十年代没有本质区别,除了电脑的出现带来了信息革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逐渐让你消耗更多时间之外,好像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过去十年社交网络的兴起,还给我们制造了一堆的“社交困境”。

然而就在 2020 年 11 月,泰勒·科文说“大停滞可能要结束了”。他在博客上转贴了最近特别网红的科技公司 Palantir 生物医药软件负责人 Nabeel Qureshi 的推文,因为新冠推动的疫苗科技进步、居家隔离下的远程工作、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有那个知名的基因改造茄子,他做出了这个判断。

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科技资讯

配图02:科文的博客内容截图

大停滞已经结束了,我们正在迎来融合时代的创新。下面列出了彼得·戴曼迪斯 (Peter H. Diamandis)在《The Future Is Faster Than You Think》中的观点:

创新停滞是因为力量还在积蓄,而现在时机已经到——从 2020 开始的未来十年;

技术的融合是 1 + 1 > 2 的力量,能够带来巨大的改变;

技术进步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个领域本身,而是整个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在泰勒·科文的预言实现之前,资本已经提前押注了 2020 的科技行业大爆发。疫情之下,在现实世界的商业举步维艰的时候,科技驱动的数字经济已经全面起飞。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

配图03:Innovative companies beat their peer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补充一个非常有趣的互动数据图表 “Most Innovation Companies”,你可以看到从 2005 年到 2020 年这十五年期间全球最创新公司的排名变化,了解下在“大停滞”期间创新的能量是如何积蓄的。

二、技术融合的时代

上节提到的戴曼迪斯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创办了二十多家公司,还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畅销书作者,绝对算得上美国高科技圈的热门人物,他和史蒂芬·科特勒 (Steven Kotler)一起完成过三本书,分别是《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创业无畏:指数级成长路线图》和今年一月刚出中文版的《未来呼啸而来》。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

配图04:Peter H. Diamandis 与 Steven Kotler 的三本系列丛书

2.1 指数级成长路线图

互联网圈的同学平时最爱谈论的话题就是“指数增长”,但范围仅限于用户增长。那么基础技术是如何实现“指数增长”的呢?戴曼迪斯在《创业无畏》中给出了一个 6D 成长路线图。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

配图05:指数型技术成长 6D 图

可数字化(Digitalization):能用上计算的力量

欺骗性(Deception):大家对它失望(泡沫后的低估)

颠覆性(Disruption):产生了扰动市场的影响,但价格贵,应用少

去金钱化(Demonetization):成本变低了

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变小了,平时看不见

民主化(Democratization):大众化,它无处不在,人人在用

信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一项技术如果能被数字化,用电脑来计算和存储,可以用上算力来加速,那它就拿到了进入快车道的门票。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数码照片淘汰胶卷,MP3 淘汰 CD 和磁带,然后又被云端音乐服务取代。

进入快车道的第二张门票就是“资本”!新技术会使用各种新方法把“社会闲散资金与人才”引流到创新中来,从 VC 那边融资,快速上市圈钱都或者直接发币都行。Gartner 公司的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经常被用来评估一项技术的成熟阶段,现在我们也能用它来评估投资的炒作周期,实用无比。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

配图06: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对比 Nasdaq 过去三十年的指数变化

上图是“技术成熟度曲线”和 Nasdaq 指数过去 30 年的对比,在 2000 年的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在大家的失望之中慢慢成熟,逐渐扰动市场,接入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几乎人人都能使用,从 2010 年之后 Nasdaq 走上了正式的复苏之路。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07:技术泡沫和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对比

和互联网泡沫一样,诞生于 80 年代的 3D 打印,2000 年之后的生物科技还有 10 年前的 比特币(Bitcoin),都在“炒作周期”上挣扎过,不过生物科技已经走进了稳步爬升的光明期,3D 打印正在走出低谷期,Bitcoin 则很有可能迎来第二次泡沫期,但按照 The Hype Cycle 的规律,经历过两次炒作周期都能幸存的,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极有可能走向它的爬升光明期。

2.2 融合即创新

过去的十年中,各种指数型技术都在各自的跑道上独立发展。人工智能开启了 神经网络 和 深度学习 的时代,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计算速度(FLOPS)提升了 160 倍,科学家已经可以用 CRISPR 方法剪切和修改基因。2020 的疫情,正好加速了这些技术的融合,新的颠覆能量正在这些融合中诞生。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

配图08:未来五年的颠覆式技术

这里有两条很清晰的技术融合路线:

1. 算力的提升推动了 AI 深度学习的高速发展;深度学习的发展又被融合到了生物科技、自动驾驶还有协作机器人技术;

2. 电池蓄能的提升和成本降低推动了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的发展又推动了自动驾驶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对算力和 AI 深度学习的需求;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09:Hyper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20

从 Garnter 的 2020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看出,绝大多数 AI 相关的技术都将在未来的 2~3 年进入爬升的光明期。AI 的深度学习将是驱动未来十年技术高速融合增长的核心动力,在这之下,算力又是其中最大的动能,大家可以想象未来对高速计算芯片的刚需。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几天里,新闻里出现最多的科技报道就是芯片缺货导致电动汽车和各自高端电子设备的供货不足。

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10:Market Cap Creation: Internet vs Deep Learning

对比 Internet 时代的市场规模,从 Ark Invest 最新的 Big Ideas 2021 的报告中可以看出 Deep Learning 时代将会带来十五倍的增长,创造 30 万亿的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可达 17%。

三、疫情驱动的科技加速

推动人类历史演进的永远都是新科技的突然涌现,比如抗生素与核武器,这种力量会直接改变经济、政体还有全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2020 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在过去 20 年涌现出来的新科技重新集结到了一起。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

配图11:新冠推动的五大科技趋势

3.1 一切皆可在线

2020 会成为一个分水岭,这之前我们还会很习惯的把生活区分为“线上的”和“线下的”,哪些是互联网的,哪些是现实生活的。但疫情直接让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了五年,至少在北美生活感觉非常明显,因为政府长时间限制流动与聚集、加上在家办公与上课的因素,以前普及很慢的产品和技术,感觉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转型。

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

配图12:Digital Life & Works

我所生活的城市温哥华,很明显没有硅谷那么科技潮流,但所有的本地商家也全部都用 Shopify、Square 这样的服务开启了网店,也都支持了 NFC 无接触支付和在线付款。原本落后中国很多年的电子支付、独立电商还有数字钱包业务,就这样被迫普及开来 。

数字钱包

从传统支付转型到数字支付,这个趋势在北美、欧洲、日本和全球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下图是 J.P. Morgan Chase 户头数和 Square 的 Cash App 还有 Paypal 的 Venmo 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的增长对比,数字钱包在过去两年爆发式增长。现在 Cash 和 Venmo 在美国的增长,就像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当年在中国的增长。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13:传统银行账户 vs 电子钱包账户数

根据 Ark Invest 的研究数据,到 2025 年如果美国有 2.3 亿数字钱包的用户,人均价值 1.99 万美金,那这将会是一个 4.6 万亿美元的市场。

流媒体/云游戏

在北美刚刚执行居家令的时候,Youtube 和 Netflix 还因为没法承受巨大的流量上涨压力而强制降低了视频码流。流媒体娱乐,就是那时生活的一切,感觉今年突然火爆的“语音趴”服务 Clubhouse 就是这股趋势的加强版,在线如此顺畅、自然和超现实,我们为什么还要线下再聚?大家的生活习惯,就在技术的演化下慢慢改变,再也没法回头。

Amazon 赶在 2020 正式上线了自己的云游戏平台 Prime Gaming 来对抗 Google Stadia,PlayStation 5 也在年内粉末登场,还有 facebook 的 Oculus Quest 2 把 VR 体验提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年末 CDPR 为了赶上 2020 的居家热潮,推出了史上 Bug 最多的游戏 Cyberpunk 2077(个人觉得还是非常好玩的)。

云游戏会极大地降低玩家的进入成本,加上新型轻便的 VR 设备普及,按照 ARK Invest 最新的研究数据,全球游戏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保持 16% 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从 2020 的1750 亿美元的规模增长到 2025 年的 3650 亿美元。

在线实时协作

因为隔离,大人的工作和小孩的学习全面切换到了线上,Zoom 视频会议、Google 课堂、Discord 学习组,还有 Slack 和 Microsoft Teams 也全面进入了公司和学校。作为 2020 疫情概念股之王的 ZOOM 市值曾一度超过了全球主要航空公司市值的总和。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

配图14:ZOOM 市值和航空公司的对比

即使疫情过后,远程协作也不会消失,还会演化出来全新的去中心化组织模式,来挑战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这里面应该能孕育出更多的新工具和服务。

企业云端智能

随着更多的业务在往云端迁移,数字化一切的趋势对于企业来说不可避免。客户信息、服务数据、乃至员工的个人关怀,你都需要系统来完成。这个领域里面的企业和分类错综复杂(以后专门写文章来介绍),就连把各个 SaaS 业务整合起来做统一安全登录的公司 Okta,2020 全年股价涨了三倍,市值达到了 300 多亿美金。

企业的智能化,除了各种业务支撑系统外,管理客户数据的平台服务(Customer Data Platform)也变得流行起来。Hubspot 就是一款简洁的面向中小企业的 CDP 系统,这个方向面向大型企业和政府的领先者 C3-AI 由 CRM 领域的元老人物 Thomas Siebel 创立,它可以通过全网数据和深度学习来做企业和客户数据的综合管理。

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_全球实时科技

配图15:2020 年 6 月 Direxion 发行的新 ETF - WFH

远程医疗诊断

由于北美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是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也叫主治医师,会与患者及其全家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还有非常多的专业医疗机构会长期跟踪病人状态,疫情的隔离直接阻断了面对面的医疗问诊,这一变化直接驱动了北美最大的远程医疗服务公司 Teladoc Health 业务的爆发,疫情期间还收购了专注远程诊断设备的 Livongo 科技。即使疫情结束,医生和病人之间就多了一种问诊选择,而且还增加了服务的距离和容量。与远程办公带来的便利一样,远程医疗也成为了后疫情时代不可逆的趋势。

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五年,我们会逐渐模糊线上和线下,一切都是虚拟的非接触优先。至少个人娱乐行业会先行,高速可互动流媒体,加上 VR/AR 沉浸式感官体验,会终结很多聚众娱乐形式,可能因为生理需求,我们还会出门转转,聚餐、聚会和旅游,但商务的出行一定会大幅减少,办公楼的需求也会减少,就连去公司上班这件事也会改变,至少激进的加州科技公司很多都宣布永远在家上班这种工作方式。我们持续了八十多年的格子间办公文化、公司的运作管理系统和组织架构,都会因为正在流行开来的“实时在线协作”和“企业云端智能”而永久改变。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依赖

芯片和算力中心:超高制程和新架构的芯片,以及更加专注在高速计算业务的数据中心,例如 Nvidia 的数据中心计算单元,还有 Amazon、Microsoft 以及 Google 这三大云巨头都在设计用于算力提升的基于 ARM/RISC-V 精简指令集架构额芯片,这将是 Deep Learning 和 Streaming Computing 的核心。

高速互联网接入:我所生活的城市以及基本上能够享受千兆起步的带宽互联网接入,还有 5G在未来几年的逐渐普及,我们无论是固定或者移动,都能无障碍的访问各种互动流媒体。

互动流媒体渲染:在云端通过高速计算渲染出来的可以交互的流式视频与音频,未来更适用于小型移动设备、AR 眼镜还有算力有限带宽足够的交互场景。

3.2 生物科技大爆发

生物技术就把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 基因、蛋白质、细胞,变成操纵生命的工具。这场技术变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在那之后我们花了十年时间,耗资一亿美金,终于在 2003 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时至今日,同样的工作像 Illumina 这样的公司在一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而且成本只需 100 美元。基因读取的成本直线下降,超出了摩尔定律的三倍,现在前沿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通过 AI 算法的推演,让我们去理解基因序列的意义和表达。

基因快速测序(Next-Generations Sequencing)

超低成本的“基因快速测序”技术(NGS)会极大加快我们对疾病的诊断速度。Fortune Business Insight 预测 NGS 的市场在 2026 年会达到 310 亿美金的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可达 22.2%。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就是在第一时间被快速测序,并通过互联网共享给全球的医疗机构以及疫苗研发公司,Moderna 的 CEO 对媒体公开说他们仅仅利用病毒基因序列数据,就在 48 小时内做出了 mRNA 疫苗的原型,完全不需要活体病毒样本,后面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临床测试,而不是研发。

基因疗法(Gene Therapy)

基因序列的另一个操作“写入”,大众可能还因为 贺建奎 教授的神奇反伦理操作,掉入基因编辑的误区,我们并不需要编辑生殖基因去治疗下一代的疾病。基因疗法替代细胞内有缺陷或缺失的 DNA,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则允许修复细胞内的 DNA,达到细胞修复治疗疾病的效果。2020 年 10 月的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奠基型技术 CRISPR-Cas9,在这之后市场上所有的基因编辑公司的股价就起飞了。

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16:主要的基因编辑公司股价变化

mRNA 疫苗

在 2020 的新冠疫苗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就是基于 mRNA 技术平台的德国 BioNTech 和美国的 Moderna。快速研发、低成本量产,感觉除了要低温保存之外,没有其它毛病。mRNA (信使 RNA)技术是一个标准化的平台,通过特殊封装的纳米颗粒载体把人工设计的信使 RNA 代码送入细胞,指导合成蛋白质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最初设计用于预防部分癌症,十多年漫长的技术积累,随着周边技术的成熟和疫情带来的特殊环境,让这个技术快速临床通过并上市。Moderna 公司在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还开启了针对季节性流感、HIV、尼帕病毒(Nipah Virus)的三款新疫苗。也许新冠的副产品是让人类从此征服了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一系列传染病,甚至是可以预防部分癌症 。

全球实时科技_全球科技资讯_全球最新科技动态

配图17:Pharma and Biotech- Returns on Drug R&D and Potential Trajectories

未来的药物

生物科技正在被各种技术的融合推动高速发展,现在 AI 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做早期诊断,Google AlphaFold 2 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高精度的预测蛋白质结构,从而加快药物研发速度,再配合基因编辑技术的进化(Base Editing)以及细胞工程(Cellular Engineering)发展。这种融合的最大成果将是个性化定制的药物,这种“单病例药物”(N-of-1 Medicine)是指,你接受的每一种治疗、每一种药物都是专门为你设计的,也就是根据你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微生物组,以及所有其他你特有的条件定制而来的。这将是前所未有的预防性医疗保健,你将了解到生存在你肠道内的微生物有哪些,以及令它们保持“健康”的饮食是什么。你将知道哪些疾病是你最容易患上的,并且能够采取措施预防它们。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